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甘华田提出的关于构建成都、贵阳、南宁三角形东南亚经济合作圈的建议,引起了三地有关部门的重视。甘华田告诉记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西部沿边地区的广西省南宁市以及西部内陆地区的四川省成都市和贵州省贵阳市,都应高度重视加强与东盟的开放合作,依托服务贸易,构建成都、贵阳、南宁三角形东南亚经济合作圈,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制定面向东南亚开放合作的战略定位和目标。
构建面向东南亚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搭建合作平台,完善相关合作机制和渠道。甘华田认为,在合作平台方面,要搭建商品展览展销平台,如成都市举办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就突出中国西部与东南亚合作的这一重点;要共建经贸合作区,如成都市正继续大力推动新川创新科技园建设。“合作平台搭建好后,就应依托服务贸易,迅速构建成都、贵阳、南宁三角形东南亚经济合作圈。”
如何搞好服务贸易,使其成为舞动成都、贵阳、南宁三角形东南亚经济合作圈的龙头?甘华田建议,要鼓励教育类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三角形东南亚经济合作圈的教育培训等服务贸易中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教育成为一种“服务贸易”,实行贸易自由、开放、互惠的原则。在三角形东南亚经济合作圈打造战略中,对汉语的需求、英语及东南亚小语种的需求大大增加。应当以新东方等民营企业为龙头,并培育出一大批中小型民营教育企业,在出国培训领域中形成品牌和竞争力,为中国民营企业参与经济圈的教育培训等服务贸易提供良好的服务。
甘华田认为,中小企业在服务贸易和增加就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资金瓶颈是制约中小服务贸易企业的主要因素。在成都、贵阳、南宁三角形东南亚经济合作圈区域内有大量的中小型服务贸易企业,较长时期内它们都将是主角,“成都、贵阳、南宁三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要积极为中小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信贷担保等业务,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东南亚经济合作圈战略。”
甘华田建议优先进行成都、贵阳、南宁三角形东南亚经济合作圈各服务领域标准化的制定。“标准可以成为纽带,将经济圈内各成员国服务业联结起来,催生出自由贸易区的服务贸易协议。”
“要发挥成都、贵阳、南宁中心城市的作用。”甘华田建议,把三个城市分别建设成为区域服务贸易中心,尤其是交通枢纽、物流中心、专业培训中心等。加快建设和完善成都、南宁、贵阳到河内、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的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以沿线重点城市和跨境合作为依托,吸引产业、物流、专业市场的集聚,以点带面,发展通道经济,逐步形成贯通包括整个中南半岛在内的东南亚经济走廊。
以旅游资源的互补性为基础,联合推出跨国旅游路线。甘华田举例说,将中越两国的异国特征与不同特色的旅游资源组合起来,不断加强中越两国的旅游产品(路线)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中越双边旅游业的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