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宝贵资源。近年来,随着农业连年丰收,秸秆产生量也逐年增多,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秸秆随意抛弃、露天焚烧现象较为普遍,不但造成大气污染,破坏土壤结构,还增加了引发交通事故、火灾等安全事故风险。为此,国家在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明确要求“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并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关于印发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作出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也多次发文,强调加强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查玉春看来,尽管国家、我省高度重视、严格管控、多途径推动综合利用,但秸秆露天焚烧情况依然时有发生,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转化升值,延长秸秆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在当前能源紧缺和保护环境的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加大对农村秸秆处理的资金支持力度,推动秸秆综合利用。
查玉春以自己所在的资阳市为例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市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利用等途径,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社会共识进一步增强,利用率稳步提升,利用主体不断壮大,利用模式不断创新。但从整体情况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秸秆利用成本高、丘陵地形地貌限制、农民群众利用秸秆的意愿仍然不够高、从事秸秆综合利用的主体仍然较少以及农村能源结构调整,秸秆作为燃料的作用逐步降低。
查玉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建议,一是从制度设计上鼓励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国家为鼓励农民生产,发放了地力补贴、水稻生产补贴、轮作休耕扩种油菜补贴,建议国家在补贴时出台统一政策,凡露天焚烧秸秆的,取消获得国家补贴的权利。二是扩大对丘陵地区高标准农田投入力度。一方面增加丘陵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指标,建设“宜机作业,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另一方面提高补贴标准,现行政策不论平原、丘陵,补贴标准相同,但丘陵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平投入标准较平原地区高,需要的资金更多。
三是逐步建立科学错峰焚烧秸秆的制度。科学划定禁烧区和限烧区。禁烧区严格焚烧秸秆,限烧区在气象条件允许下,错时限量轮烧,焚烧计划报批后实施。四是进一步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突出秸秆综合利用主体培育。五是开展秸秆乱堆乱放清理行动。把清理乱堆乱放的秸秆,作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卫生大扫除等活动重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进行约束,积极教育引导群众不乱堆乱放、露天焚烧秸秆,增强自觉主动利用秸秆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