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观点理论

“减”出一片新天地

时间 2019-03-11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号大小:]

  如果一定要用某个关键字来概括本次全国两会的一大亮点,非“减”字莫属。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谈了企业减税降费问题和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请看——

  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增值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中央财政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有媒体报道,当总理讲到这些内容时,人民大会堂内频频响起热烈的掌声。掌声也是心声,说明这些话说到了代表们的心坎上。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如何迎接挑战,开创未来?

  国家的选择之一是减税降费,用政府的紧日子,来换取企业和老百姓的好日子。

  个中的逻辑早已被历史无数次证明。上世纪70年代,美国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拉弗提出的“拉弗曲线”显示,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达到放水养鱼的效果。

  可以预见的是,一轮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行动将在全国推开,数以千万计的企业将因此受益。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勇初步测算,上述措施每年可使长虹减负数亿元,这将为企业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

  当然,在全国上下一片欢呼的同时,我们仍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

  从哲学层面来看,任何事物有利也有其弊。大规模减税降费,固然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但其影响也是存在的。从短期看,一些地方的财政可能吃紧,也可能波及一些财政供养的部门,比如教育、医疗等领域。对此,我们应当主动作为,提前做好各种防范。

  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度,就税收而言,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因此,减税降费不可能一直持续开展下去。

  换句话说,减税降费和结构性改革应该并驾齐驱,切不能见此忘彼,贪恋一时的政策福利而忘记了改革与创新。也就是说,在税费做“减法”的同时,别忘了做改革创新的“加法”。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