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以下简称“家站”)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武胜县人大常委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建好、管好、用好”总体思路扎实推进“家站”规范化建设,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能。
高标准建设代表家站,筑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县人大常委会把“家站”作为落实代表联系群众、完善民主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原则持续开展规范化建设工作。
科学规划布局,织密“全域化”网络。坚持“强点、连线、扩面”相结合,锚定“1+1+N”阵地建设目标,深度融合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民生需求,推动阵地“触角”向乡镇场镇、产业园区和小区院落等空间延伸。目前,全县已建成代表之家24个、联络站48个,构建起县人大常委会机关1个代表之家,各乡镇1个代表之家、2个示范代表联络站的代表履职阵地体系,让“家站”成为服务群众“零距离”的“民意窗”。
统一建设标准,打造“规范化”阵地。按照“场地最小化、服务最大化”原则,以“六有”为底线,以“七规范”为标尺,分类分级推进规范建设。坚持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导向,由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包片联系指导“家站”建设工作,确保硬件设施达标、软件规范齐全,让“家站”成为支撑代表履职的“主阵地”。
突出特色亮点,彰显“差异化”优势。用好资源禀赋优势,利用晚熟柑橘产业专家大院、合武共建产业园企业空间,打造以产业发展为主题的代表联络站,有力促进代表履职与经济提质、助力发展互融互促。探索“共建共享共用”,将“家站”融入乡镇便民服务大厅、社区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及时反映群众诉求,让“家站”成为践行基层民主的“试验田”。
高水平管理代表家站,激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县人大常委会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动代表“家站”规范高效运转,确保代表履职“不断档”、服务群众“不打烊”。
完善组织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实行“三级联动”机制,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分片联系督导,人大专委会对口联系指导,乡镇人大主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分别担任“家站”负责人,形成齐抓共管格局。采取实地查看、翻阅档案、入户座谈等方式,定期调研“家站”软硬件建设、代表履职、开展活动和群众满意度等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助推阵地运行管理更富实效。
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履职行为。建立健全代表小组活动、学习培训、联系群众、履职档案等十二项管理制度,细化代表坐班接访、接待流程、问题办理等操作规范,做到信息公示上墙。落实代表轮流“坐班”机制,就近就便统筹安排县内1800余名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全员进驻“家站”轮流接待群众,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
注重软硬结合,提升履职效能。按照“一档四簿”标准,规范代表履职档案,建立代表活动登记簿、代表联系群众登记簿、代表述职登记簿、代表提出或反映意见情况登记簿,确保制度落实有行动、有记录、有效果。定期整理更新党的创新理论、法律法规、人大制度、惠民政策和县情政情等学习资料,规范视察调研等活动开展前学习机制,做到提出建议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高质量用好代表家站,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坚持把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作为“家站”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家站”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聚焦民意收集,架起干群“连心桥”。推行“三固定”机制,固定1、4、7、10月20日为“代表联系选民日”,固定“赶场天”(乡镇集市日)为流动接待时段,固定每季度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广泛听取群众对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依托“家站”深入开展“代表活动周”“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等活动,自“家站”规范化建设以来,共接待群众2300余人次,收集整理意见建议186条,帮助群众解决切身利益相关问题113个。
聚焦服务大局,当好发展“助推器”。紧扣乡村振兴、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等大事要事,开展“聚焦推动‘产业突破年’·聚力办好‘八件关键事’”代表履职主题活动,组织代表深入园区企业、田间地头进行调研,助力破解发展瓶颈。依托“家站”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商共建、多点联动,先后为省市法规条例制定提出建议8条。创新开展“三官两警”进“家”入“站”工作,选派145名工作人员会同代表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纠纷等矛盾30余个。
聚焦监督问效,织密民生“保障网”。创新“家站+监督”模式,将“家站”作为监督工作“前哨站”。如,连续3年对物业管理等民生热点开展跟踪监督,促使2024年物业纠纷同比减少近50%。建立县乡民生实事项目“全链条”监督机制,从立项、实施到验收全程跟踪问效,2022年以来,共监督落实县级民生实事30件,乡镇民生实事193件,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将“家站”作为“直选人大代表述职月”活动主阵地,进一步加强代表与选民的沟通联系,持续激发人大代表履职潜力、代言活力、为民动力。
实践证明,代表家站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载体,是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各级人大工作会议部署,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持续推进代表家站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常态化使用,努力探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武胜经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胜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