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绵阳市隆重召开纪念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30周年大会,回顾我市地方人大常委会建立和发展的光辉历程,总结人大工作的成就和基本经验,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理论。
下午14时,纪念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靖平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左代富主持。市委副书记、市长曾万明,市政协主席张世虎,市领导董维全、楚明、李炜、王倩、易杰、胡钢等出席会议。
吴靖平在讲话中指出,30年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作用重大、使命光荣。我市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坚决贯彻市委做出的重大决策,认真行使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积极开展法律和工作监督,努力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在绵阳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发展历程表明,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步推进、相辅相成。这既是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发展的基本经验,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实践的基本结论。30年的生动实践表明,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坚持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改进党的执政方式,有利于进一步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吴靖平强调,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共同致力于推进“三个加快”。今年以来,我们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主线,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发展路径,以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建、艰苦重建为切入点,以“规划项目投资突破年”为着力点,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绵阳科技城,推动全市经济止滑提速、爬坡上行、加快发展。1-9月,全市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招商引资向好。“三个加快”是全市的中心工作,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自觉服务、维护这个大局,要从人大自身职能出发,紧紧围绕推进“三个加快”,找准服务发展的切入点、结合点,多做一些全局性、前瞻性的思考和研究。
吴靖平强调,要按照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全市各级党委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坚定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发展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和发展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依法履职整个过程、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发展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依法治国,只有法治才能够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身也才能在捍卫法治的伟大实践中发扬光大;坚持和发展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发展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发挥能动性,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主动作为,要把是否真正实施了监督,监督是否到位,是否解决了监督中的主要问题或者问题的主要方面,作为衡量人大工作的根本标准,当前要加强对灾后重建、经济工作、民生工作的监督;坚持和发展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各级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进一步健全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议事程序和工作制度,更好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促进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更好地发挥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能作用。各级党委一方面要强调党的领导,另一方面要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解决当前坚持和发展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肩负起坚持和发展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重大政治责任。
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炜,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有全,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莫亚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支卫平,江油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易林,市司法局局长刘伟,市社科联副主席何季德,围绕回顾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30周年的奋斗历程、总结工作经验、展望未来工作目标先后发言,畅谈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出席昨天会议的还有: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历届老领导;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各县市区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市委相关副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各委室正副主任,3名市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