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省2010年财政预算变动及1至10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1-04-22 来源:四川人大网
  

  2010年11月22日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


  四川省财政厅厅长黄锦生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人民政府的委托,向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报告四川省2010年财政预算变动及1至10月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1至10月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变动情况
  (一)全省收支预算变动情况。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以来,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算未作变动,仍为1303.3亿元。
  全省支出预算变动有两项:一是中央财政增加对我省各类专项拨款补助821.61亿元;二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增加全省支出预算180亿元。全省一般预算支出预算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3320.88亿元基础上变动为4322.49亿元。
  (二)省级收支预算变动情况。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以来,省级一般预算收入预算未发生变动,仍为373.2亿元。
  省级支出预算变动有四项:一是中央财政增加对我省各类专项拨款补助821.6l亿元;二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增加支出预算180亿元。三是省增加下达对市(州)和扩权试点县(市)专项拨款补助678.22亿元;四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转贷市(州)140亿元。第一、二项相应增加省级支出预算,第三、四项相应减少省级支出预算,以上四项品迭后,省级一般预算支出预算由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756.5亿元变动为939.89亿元。
  以上预算变动情况,请予审查。
  二、1至10月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牢牢把握“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大力实施“三个全面推动”,经济回升基础得到巩固,加快发展势头明显增强。随着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坚持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和科学理财,全省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财政管理得到加强,财政运行继续保持平稳向好态势。
  (一)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
  1、全省预算执行情况。
  l至10月,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31.8l亿元,为预算的94.5%,增长29.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81.12亿元,为预算的98.5%,增长33.5%;非税收入完成250.69亿元,为预算的81.7%,增长14.1%。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486.44亿元,为计划的94.1%,增长20.6%。上划中央所得税完成268.75亿元,为计划的104.3%,增长31.1%。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中央所得税收入后,全省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1987亿元,为预算的95.6%,增长27.2%。
  l至10月,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885.59亿元,为预算的66.8%,增长26.4%。重点支出执行情况是:教育支出356.62亿元,为预算的80.4%,增长16.6%;科学技术支出20.57亿元,为预算的70.9%,增长27.5%;医疗卫生支出170.33亿元,为预算的76.5%,增长43.8%;环境保护支出60.39亿元,为预算的41.1%,增长40.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31.24亿元,为预算的81.6%,增长39.5%;农林水事务支出243.36亿元,为预算的61.8%,增长14%;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98.94亿元,为预算的76.5%,增长27.2%。
  全省基金收入完成1229.26亿元,为预算的364.7%,增长136%。全省基金支出完成1101.21亿元,为预算的69.7%,增长167.4%。
  2、省级预算执行情况。
  1至10月,省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57.81亿元,为预算的95.9%,增长24.9%。
  省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70.94亿元,为预算的50.1%,增长8.3%重点支出执行情况是:科学技术支出6.63亿元,为预算的58.9%,增长44.1%;医疗卫生支出12.21亿元,为预算的47.8%,增长23.8%;农林水事务支出74.66亿元,为预算的69.5%,增长4.2%;住房保障支出7.53亿元,为预算的57.7%,增长128.8%。
  省级基金收入完成46.69亿元,为预算的120.8%,增长-23.8%。省级基金支出完成20.02亿元,为预算的17.7%,增长92.5%。
  (二)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收入总量再创新高,收入增幅“前高后低”。从收入总量看,1至10月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200亿元,超过2009年全年收入水平;10月完成收入121.52亿元,连续8个月实现单月收入破百亿。从收入增幅看,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9.1%,较2008年、2009年同期分别提高7.4个和12.5个百分点,但与今年前几个月相比增速有所回落,收入累计增幅已连续两个月低于30%,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从收入进度看,已完成年初预算的94.5%,快于序时进度11.2个百分点,为全年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税收收入增速放缓,非税收入平稳回升。税收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为今年全省财政收入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增幅逐月放缓。1至10月,全省税收收入增长33.5%,增幅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降低7.5个和5.4个百分点。随着部分地区探矿权、采矿权拍卖收入逐步入库和各地国资有偿使用收入较快增长,全省非税收入平稳回升。l至10月,全省非税收入增长14.1%,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11.1个和2.3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对全省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1.2%,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8.4个和1.8个百分点。
  三是市(州)收入增长较快,重灾市(州)表现突出。l至10月,全省市(州)实现一般预算收入874亿元,占年初预算的94%,增长30.8%,分别高于省级收入、全省收入增幅5.9和1.7个百分点。6个市(州)已提前完成全年收入任务;11个市(州)的收入进度超过90%,可望提前完成收入任务。在灾后重建投资拉动下,6个地震重灾市(州)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实现收入507.66亿元,占年初预算的95.5%,增长32.4%,明显高于全省、省级和市(州)平均水平;阿坝、广元已连续5个月稳居全省市州收入增幅前两名,广元、绵阳、德阳、阿坝四市(州)已提前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四是支出总量增长较快,支出结构继续优化。受灾后重建加快推进、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支出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全省财政支出增幅逐步回升。l至10月,全省财政支出增长26.4%,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11.5个和19.5个百分点。其中,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增长39.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39.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4.6%,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3.8%。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以及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占到财政总支出的56.1%,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有力保障了各项重点支出需要。
  (三)全年收支完成情况的初步预测。
  今年以来,我省宏观经济形势总体趋好,工业生产加快,需求平稳增长,灾区经济快速恢复,全省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得到巩固。但我省经济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在宏观经济形势不出现重大变化的前提下,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初步预计2010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将完成1450亿元,增长23.5%;省级一般预算收入将完成415亿元左右,增长23.4%;全省和省级财政均将超额完成预算,有望实现收支平衡。
  (四)省对市县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继续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分配办法,将增值税转型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地震重灾区一次性收入、灾后重建公共服务项目运行维护、规范公务员第二步津贴补贴、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等因素纳入标准收支计算范围,注重市县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县级最低财力保障水平,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目前,省财政已先后下达市县暴雨洪涝和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灾综合财力补助、地震重灾区过渡期财力补助,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将于近期分配下达。
  与此同时,及时分配下达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1至10月,省下达市(州)和扩权试点县(市)的一般预算专项拨款补助达1302.58亿元,较好地保障了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投入等重点支出需要。
  (五)省人代会及人大常委会决议执行情况。
  针对省人代会和省人大常委会审查财政报告时提出的财政支出结构、转移支付制度、财政预算改革、财政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省政府责成相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改进工作,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了省人大。同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努力将代表建议贯彻到工作中,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严格实施代表约请制度,定期组织召开约请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建议意见,自觉接受代表监督。认真开展代表走访工作,上门征求代表们建议。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开展财政审计工作。针对2009年度省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改进工作的建议,省政府已督促省级相关部门和市县政府认真整改落实。
  三、今年以来财政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促进经济巩固回升。
  一是加大政府性资金投入。积极筹集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80亿元,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住房、生态建设、灾后重建、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实施。安排产业园区专项资金7亿元,支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新增设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重点扶持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制药、新能源汽车等六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科技发展、技术改造、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落实,推进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支持技术改造,促进节能减排。
  二是落实促进发展政策。健全地方金融企业贷款增量激励办法和薪酬管理制度,增强地方金融管理效力。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效应。加强农业保险奖补资金管理,扩大保费补贴范围,农业保险体系进一步健全。及时兑现出口领军人物、出口上台阶等外贸扶持政策。加快兑现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继续扩大农村市场需求。
  三是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继续加大投入,整合项目资金,大力推进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健全“民办公助”项目投入机制,推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增强农村整体发展能力。
  (二)加快推进灾后重建。
  一是做好重建资金统筹平衡。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下达我省重建资金2199.41亿元,占包干资金的99.8%;省财政已下达2095.3亿元,占中央下达我省的95.3%,极重灾和重灾县(市、区)的中央基金包干指标已基本下达完毕。省级财政继续调整支出结构,筹集落实省级重建基金。全省没有任何地方出现因重建资金不到位而影响项目开工建设的情况。
  二是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实施灾后重建规划项目中期调整,提高重建基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了灾后重建预算执行进度公示考核机制、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督办机制、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项目建设资金预付机制和项目间资金调节机制,促进灾后重建预算加快执行。截至10月20日,全省中央重建基金执行进度达到84.4%。将各级政府安排的灾后重建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严格按照投资计划、项目建设进度及国库集中支付规定拨付。建立了灾后重建资金管理信息化平台,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实时在线监管。
  三是认真落实灾后重建政策。建立担保基金,解决建卡贫困户和低保户灾后住房重建贷款问题。对极重和重灾县实施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切实减轻灾区社会和企业负担。争取中央因灾失地农民调地专项资金,妥善解决因灾失地农民安置问题。
  (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推进民生工程实施。调整支出结构,拓宽融资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十项民生工程”建设,做到目标任务资金需求与来源基本平衡。l至10月,全省“十项民生工程”预算执行总额达到702.06亿元,占资金安排总额的89.7%。
  二是完善基本保障体系。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确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标政策落实到位。推进城乡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机制。支持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认真落实“五缓四降三补贴”政策,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
  三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实施。全力保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政策落实。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加快推进学校危房改造,确保师生安全。
  四是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新村扶贫、产业扶贫,支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扶贫连片开发和彝区综合扶贫开发,推进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支持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彝区“三房改造”工程实施。推进廉租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解决城市困难家庭住房问题。支持农村安全饮水、沼气池建设、通村通乡公路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和环保民生工程建设,改善城乡环境。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一是创新预算管理。实施省级预算编审程序改革,完善预算决策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加快推广全省统一的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加强对市(州)系统建设的帮助和指导。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实施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善公用经费定额管理体系,细化公用经费支出范围,规范政府行为。全面推进省级项目支出绩效讦价。启动省级部门预算绩效评价试点。开展省级支出预算执行中期评估。将省级部门支出预算执行进度纳入政府部门绩效管理。清理注销部门结转结余资金。完善省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初步实现由单向监控向双向联动监控转变,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形成监管合力。
  二是加强债务管理。充分运用债务率指标导向作用对债券计算分配额度进行修正,合理控制地区举债规模,确保债券发行科学合理。健全省级政府债务还贷风险准备金管理制度,完善偿债激励奖补机制。认真组织乡村债务清理核实工作。积极推进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和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
  三是强化财政监督。完善监督机制,健全内部监督检查制度,探索预算分配、调整和执行在线动态监控机制。开展重点专项监督,认真组织扩大内需、灾后重建项目资金监督检查,开展家电下乡补贴、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检查。推进基层财政建设,指导乡镇财政建立规范的资金监管和财务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小金库”治理,启动了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治理工作。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加强预算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主动公开2010年省级预算和2009年省级决算,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从今年全省经济企稳回升的宏观背景看,财政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后两个月,我们将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围绕“两个加快”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组织收入,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认真开展税源结构和预算执行分析,加强收入形势预判。严格执行税收优惠政策,坚决制止越权或违规减免税收。督促相关部门抓好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二是加快支出进度,确保重点支出保障到位。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力争支出预算执行进度和全年执行比上年提高。加强资金调度,加快资金拨付。三是狠抓资金保障,确保灾后重建任务圆满完成。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切实解决重建基金结构性执行进度偏慢、资金结存较多的问题。加快完工项目竣工决算审批,合理安排使用竣工项目结余资金。组织开展重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核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整改。四是确保政策落实,全力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管好用好各类专项资金,支持新兴产业、重点优势产业、重点企业、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十项民生工程”建设,督促各级各部门筹资任务落实到位,确保各类民生政策落实到位。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