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代表工作 >

灾区也是最好的课堂

时间:2008-06-25来源:人民权力报
  

  《关于灾后重建若干急待解决问题与建议》、《关于抓住对口援建机遇,推进我省地震灾区又好又快重建的建议》、《关于打造汶川地震旅游环线 带动地震灾区经济发展的建议》……日前,几份心血凝成、饱含对灾区人民深情的代表建议摆上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的案头,亟盼为灾后重建出力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建议的提出者是省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玖平。

  汶川地震的灾后援救行动已告一段落,灾后重建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最接近灾区的西部名校,四川大学行动迅速。徐代表告诉记者,5月26日,该校就迅即成立了由工商管理学院和历史文化学院牵头组建的四川大学灾后重建联合调研组,调研组成员自带干粮和水,不给灾区增添一点麻烦,深入都江堰、彭州、绵竹、什邡等重灾区实地考察,了解灾区实际情况和真正的需求,为灾后科学重建献计献策、提供思路,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重建。“灾区也是最好的课堂,我们的学术、科研工作要放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主战场来检验,真正为灾区人民作贡献!作为人大代表,将调研组集体智慧的成果通过代表建议及时反映上去,这是我的职责和义务!”

  这些建议中不乏凝结着智慧之光的真知灼见:灾区如何加速重建急需的资源,如何进行重建招商,如何实现受灾人员科学合理安置,灾后重建的人才支援与职业教育问题,在重建规划的基础上修编灾区的“十一五”规划……徐代表和其它调研组成员倾力灾区重建的拳拳之心可见一斑。

  徐代表认为,在灾区重建中,特别要注重企业的发展——“地震发生后的几天,救人最要紧;在重建过程中,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很重要。前者是救‘自然人’,后者是救‘法人’!”他告诉记者, “企业以生产、服务重建灾区社会,成为灾区重建的主要力量。通过前期调研,我们感到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帮助灾区企业重建,我们也会尽最大努力使企业尽快恢复重建,重新走向繁荣!”说到与专业有关的问题,徐代表很有兴致: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该院校友会、四川省工商管理学院校友会已经共同组成了灾区企业重建特别行动队,他们将借助这个平台,集合各方面有实战经验的专家和硕、博士研究生,为灾区企业重建提供智力援助。

  而将汶川地震环线作为“中华民族感动之旅”也是建议中的亮点。建议中,拟设的环线是:成都—都江堰——紫坪埔—漩口、映秀—汶川—茂县—北川—江油—安县—绵竹—什邡—彭州—成都。在这条环线上,每个景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震主题,包含了地震旅游体验的众多要素。如在抗震救灾第一站的都江堰,将被定位为“抗震救灾教育基地”,包括抗震救灾纪念馆、地震剧场、地震体验科技馆;在汶川则设立映秀震中遗址、卧龙大熊猫地震遗址、汶川大地震纪念馆、萝卜寨古羌寨地震遗址;地震中受灾严重的龙门山、银厂沟景区被定位为地震地质灾害遗址;在安县设桑枣中学现场逃生体验馆,进行灾难预防体验教育;绵竹汉旺镇作为地震工业遗址。建议认为,目前国家正在对灾区重建进行规划,各地也在做自己地震纪念主题的独立规划和建设,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尽快纳入国家规划之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