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关注资源利用效率 代表建言资源综合利用税收
时间:2012-03-1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北京3月9日讯(全国两会报道组 记者 代朗 刘琳 张进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量高速增长,对铁矿石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我国对国外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过大,在高度垄断的控制下,进口铁矿石价格长期居高不下,高昂的进口铁矿石成本已经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甚至威胁到了我国的经济安全。全国人大代表江善明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提出了关于促进攀西地区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税收政策的建议。

  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总计进口铁矿石6.19亿吨,钢铁行业因价格上涨多支出外汇约287亿美元;2011年,累计进口铁矿石6.86亿吨,因价格上涨又较2010年多支出外汇约250亿美元,高昂的进口铁矿石已严重制约了我国钢铁行业的盈利空间,使得中国钢铁行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局面。“因此,必须大幅提高国产铁矿的自给程度,减少进口铁矿石,降低对国外铁矿资源的依赖程度,认真落实国家对国内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政策。”

  攀西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钒钛磁铁矿资源最富集地区之一,现已探明新增储量约32亿吨以上,是举世闻名的钒钛之都,拥有占全国52%、世界11.6%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但攀西钒钛磁铁矿是最典型的低品位矿,其综合品位仅在20%至48%之间,平均不到30%,铁品位15-20%的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资源占整个储量的35~38%。此外,攀西钒钛磁铁矿又是以铁、钒、钛为主并赋存有多种元素的特殊复合共生矿,属于难磨难选难处理铁矿石,在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开发的经济效益极为低下,从而制约了钒钛磁铁矿开发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造成大量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被废弃。

  江善明认为,当前综合利用极贫矿、表外矿等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资源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生产效率低,二是生产成本高,三是尾矿库压力大,四是产品价格低。利用钒钛磁铁矿选出的产品钒钛铁精矿与普通铁精矿相比,由于含有10%以上的二氧化钛,极大地限制了在高炉冶炼中的使用,造成钒钛铁精矿在同样品位的情况下价格大大低于普通铁精矿,“由此导致钒钛磁铁矿原矿价格极低,钒钛磁铁矿采掘业盈利水平很低。”

  江善明调研发现,目前由于我国在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资源税征收政策上实施的“普遍征收,级差调节,从量计征”原则,没有体现出支持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的政策导向,特别是普遍征收原则对充分利用劣等资源十分不利,如果不管开采利用什么样的铁矿资源都要上缴同样的矿产资源税,就会使大量的低品位或条件较差但仍然具有一定开采价值的贫矿无人问津,极大影响了利用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的积极性,这个问题在攀西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多年以来,该地区在铁矿石开发上存在着严重的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现象,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就在于我国现有资源税政策所导致的结果,致使极贫矿、表外矿的利用率非常低,资源浪费巨大。”此外,攀西钒钛磁铁矿除铁、钒、钛之外,还伴生铬、钴、镍、铜、铂等十多种有益元素,综合利用潜力巨大,但是在现有资源税征收政策的影响下,大量有价值的钒钛磁铁矿资源被白白废弃,浪费十分严重。江善明认为,作为国家产业政策调剂杠杆的税收政策,应当把着力点放在支持鼓励利用贫矿,扩大低品位铁矿资源利用范围上,只要在税收政策上积极扶持,适当优惠一点,放宽一点,许多被遗弃的贫矿资源就会被开发利用。

  从资源税方面,江善明建议对攀西地区极贫矿、表外矿等低品位钒钛钒钛磁铁矿资源实行“品位分段征收”的税收政策,鼓励扩大这类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在所得税问题,建议对低品位、表外矿利用企业延续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而增值税问题,则建议对利用平均品位不超过20%矿石选矿的企业对其生产的铁精矿、钛精矿,将其纳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给予增值税即征即退或者先征后返的税收优惠。建议还提出,政府应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加大支持的力度以寻求采选工艺技术的重大突破。以调动企业开发利用攀西地区极贫矿、表外矿等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的积极性,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