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级人大常委会机关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增强工作活力上。一要优化人大机关干部结构,实现老中青合理搭配;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人大工作目标管理,以压力增动力,以动力激活力;三要力求创新,创新是人大工作的活力之源……”
“上下级人大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就更要注重交流沟通,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提高,在沟通中共同提高。”
为进一步加强上下级人大之间的联系,近日,巴中市人大常委会与巴州区人大常委会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交流会。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彭耀学,常委会副主任周茂琦、张玉策,正副秘书长,各工作机构负责人,与巴州区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各工作机构负责人齐聚一堂,大家就当前人大机关建设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的各级人大常委会之间并没有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但这并不等于说各级人大常委会之间就没有接触交流,就可以老死不相往来了。为进一步加强工作联系,交流在机关建设方面的先进作法和典型经验,该市、区两级人大常委会召开了此次交流联系会。如何激发人大机关工作活力,是人大干部最关心的话题,也是社会对人大工作再认识再评价的兴趣点,所以也成为此次交流会上大家探讨的焦点。巴州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开办人大网站,给机关干部落实上稿任务,用以工作压力促工作动力的方式,不仅调动了机关各工作机构工作人员新闻写作和摄影的积极性,就连机关退居二线的老领导、老干部、驾驶员也都纷纷投身进来,如此高涨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使机关网站办得有声有色,也大大提高了机关工作活力。对此,该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刘青宁感触颇深地说:“提高人大机关工作活力的关键是要抓住工作中的一个着力点,并以此作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就能使整个工作焕发生机与活力。”改变人大机关干部年龄结构,实现人大干部年龄段的合理梯次搭配,是激发机关工作活力的另一大重点,自换届以后,市、区两级人大常委会注重改变干部年龄结构,实行“推出去引进来”的做法,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年轻干部被充实到了人大机关工作一线,使人大机关干部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得到了大大改观。
如何增强人大机关干部工作责任心,提高人大机关工作质量,是大家探讨交流的另一个重要话题。今年以来,巴中市人大常委会结合机关效能建设,对常委会各工作机构的工作情况进行指标量化,制订考核细则,实现了人大工作目标化管理。同时,以提高机关工作质量为着力点,逗硬落实机关工作首问责任制,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并从信访接待、公文处理等机关日常工作运转方面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将目标细化到事,将责任具体到人,确保人大工作的质量和实效。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彭耀学在向大家介绍此方面工作情况时意味深长地说:“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认识,总认为人大工作是务虚的,没有具体的工作目标,没有实在的工作内容,没有量化的工作责任。造成这方面误解的原因,既有人们对人大制度认识上的不深刻,对人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主要地还在于我们人大工作自身做得还不够,这包括人大工作者对自身工作的理解实践不到位,没有用心去研究人大工作,没有真正用劲去实践人大工作,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虚以应付。试想,连人大工作者自身都没有勇气去认真实践,人大工作还何谈发展,还何谈人民群众理解接受?!”
创新,是人大工作的灵魂,也是人大机关工作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动力之源。巴中市人大常委会自去年以来,在机关工作理念上不断进行创新,并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创新的工作举措,如在常委会机关推行学习会议中心发言制度,每个月举行一次机关专题学习会,确定学习主题,要求每名机关干部围绕主题轮流做中心发言,阐发观点,交流心得,提出建议;巴州区人大常委会针对机关工作人员不足、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的实际,面向社会聘请了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13名同志任工作机构兼职委员,让他们在相关工作中充当参谋智囊。
人大工作如何克服套路化公式化的工作格局,这就必须进行实实在在的创新,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创新,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思维,突破固有思想模式的束缚,树立创新的胆识和勇气,其次要从工作实践中去开拓创新,要在把准工作大项的基础上,想出新的工作点子,走出新的工作路子。“人大机关自身建设同监督工作、代表工作一样,同为人大工作的大项,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和措施,其工作思路就会越干越窄,工作方式就会越干越枯燥,从而造成人大工作适应不了形势的发展和需要,越干会越不被社会接受和认可。”彭主任在总结讲话中如是作结。(四川省巴中市人大常委会 张邦学 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