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观点理论 >

做好人大宣传工作要把握六个“度”

时间:2008-08-22来源:中国人大新闻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臻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并取得了斐然成绩。人大新闻宣传的题材非常广泛,内容十分丰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新闻“富矿”,加强对其的开采和挖掘,是我们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要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新闻写作质量,需要把握好六个“度”。

  一、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大新闻宣传人才队伍建设

  多年来,各级人大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此,有关的新闻宣传报道虽经常见诸于各类媒体,但毋庸讳言,这还很不够,与“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与人大应有的地位、发挥的作用、做出的努力还不太对应和匹配,一些地方尚未完全将其摆上应有的位置,人大宣传更多地囿于人大内部,存在“内热外冷”的现象,人大宣传的形式比较单一,效果不甚理想等等。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地方人大新闻宣传的力量还比较薄弱,人大内部缺少一支掌握新闻专业知识,具有新闻写作能力的人才队伍。这一状况,直接导致做了的工作反映不了,该宣传的推不出去,想说的说不出来,制约了人大新闻宣传效果的发挥,削弱了人大及人大工作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地方人大新闻宣传的效果如何,往往取决于新闻通讯员队伍建设的状况,写作人才多,宣传搞得好,做的工作就能够反映出来,新闻宣传也能进一步推动工作。这就迫切要求各级人大机关加强对人大宣传干部的引进和培养,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组织通讯员学习新闻知识,钻研新闻业务,适时举办通讯员学习班、研讨班,不断提高通讯员新闻写作能力,造就一支精干的人大新闻宣传队伍。

  二、关注“热度”: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予以充分挖掘,及时报道

  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本质,就是广泛、深入地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依法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宣传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事迹等。每一名热爱人大新闻宣传的通讯员,都要努力培养敏锐的新闻触角,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好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作。在某一个特定时期,不同的地区都会有不同的地方国家事务,都会有立法、监督等方面工作的侧重点。作为担负人大新闻宣传责任的通讯员,要围绕社会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挖掘、提炼人大工作中创新的东西,最终形成质量较高的稿件。要多深入实际,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养成勤学习、勤记录、勤动脑、勤思考、勤观察、勤写作的好习惯,做人大新闻宣传的“有心人”。在这个“富矿”中寻找新的“瑰宝”,力求在内容的广泛性、体裁的多样性、主题的鲜明性、读者的趣味性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写好人大新闻报道,首先要学习政治理论。人大新闻不同于社会新闻,政治性是第一位的,必须要深入学习马到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新闻才能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要学习人大业务,自觉树立学无止境,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人大工作基本知识的学习。再次,要学习写作技巧,掌握一定的新闻写作知识,熟悉多体裁写作技能,多形式表现方法,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从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和开展工作中寻找特点、亮点,遵循新闻工作特有的规律,真正把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挖掘出来,努力把人大新闻宣传效果发挥到极致。

  三、挖掘“深度”:注重多写有内涵、有深度、有影响的人大新闻作品

  当前,有些人大新闻报道存在比较刻版的一面,如会议报道多、程序化的内容多等等。一些新闻稿件给人们纵深感不强,内涵比较肤浅的感觉,这既是作者思想认识上的差距,也是写作技巧掌握上的不足。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基本方法,但不能以此去排斥理性思考,关键在于处理好新闻事实与理性思考的关系。搞人大新闻报道,毫无疑问要抓大题材,搞大报道,但大题材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区县人大来说,能够引起轰动效应的大题材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搞好人大工作报道,要善于抓亮点,抓特点,只要多动脑筋,对掌握的题材进行认真分析,抓住问题的关键,同样可以写出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思想内涵深厚,读者容易接受的文章来。

  四、提升“高度”:对人大新闻宣传的定位要准,撰写的新闻稿件立意要高

  地方人大工作都是事关本行政区域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内容,采写的新闻稿件,其立意自然要站在本行政区域的高度上,但又不能仅局限于这个高度,还要站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人大工作的高度上来,紧贴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决策这个大背景,这是因为人大工作有许多创新的地方,有许多鲜活的经验可以挖掘,需要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性的东西,用以指导人大工作。事实上,只要我们站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看得远,也就一定能够发现人大工作的“闪光点”。

  五、拓展“广度”:丰富人大新闻宣传内容,扩大报道范围

  除了人大会议的宣传报道外,人大工作可以宣传报道的内容很多,题材非常广泛。闭会期间可以从以下渠道去挖掘,发现人大新闻宣传题材:一是要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部署中去思考,挖掘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开展工作,实施监督等方面的新闻宣传题材;二是要从人大常委会日常开展的视察、检查、评议,以及代表议案和建议的办理等工作中,去筛选能够反映人大工作,具有新意的新闻宣传题材;三是要从人大代表履职中,去发现新闻题材。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是人大工作的主体和基础,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人大宣传工作的重点,是新闻写作中的重中之重,要花时间、花精力去了解、搜寻。

  六、选准“角度”,找准选定新闻报道的着眼点

  一个好的新闻角度,往往能够使人耳目一新。要选准新闻角度,必须紧紧抓住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写出大家欲言而未言的东西,写出人们司空见惯,但未深思的东西,找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职权与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结合点,找准宣传民主法制建设与群众喜闻乐见的切入点。

  总之,新闻宣传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推进人大工作,扩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影响,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从事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通讯员,要把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在服务代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人大新闻宣传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