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不能充分发挥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可以体现出一个地方党委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低。为此,伍家岗区委不断加强和改善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努力为人大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一、理顺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营造好的政治环境
理顺人大、“一府两院”的关系,负责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为人大工作营造一个好的政治环境,党委要起核心作用。首先,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自觉把人大工作纳入区委工作的总体布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上大力支持,在组织上提供保证,善于协调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使其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地运转。区委尊重人大的法律地位,凡应由人大决定的事项,都由人大去决定;区委书记兼任人大常委会主任,怒力做到尽职尽责,拿出一定精力抓人大工作;凡是由人大选举、任命的干部,要重视和尊重人大的意见。区委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坚持邀请人大的主要领导参加,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区委召开的党政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都邀请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的同级干部参加,对新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支持在人大常委会前要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并将考试成绩作为人大任免的重要依据。其次,人大要树立党的观念,自觉接受区委的领导,主动争取区委的重视与支持。再次,“一府两院”牢固树立宪法意识,自觉接受和尊重人大的监督。定期主动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区级国家机关工作机构一年至少要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汇报一次工作,并加强与常委会办公室与各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联系。凡是人大作出的决议决定,“一府两院”必须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向人大报告。“一府两院”制定了办理人大代表议案的目标考核制度,进一步提高办理质量和效果。人大在视察调查、执法检查、受理人民群众的申诉控告中发现的问题,交“一府两院”办理时,“一府两院”都认真查处并报结果。
二、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营造好的监督环境
党委对人大工作重视不重视,对人大的法律地位尊重不尊重,对人大工作支持不支持,关键看是否支持人大依法履行监督职权。目前,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人大加强监督,但现在监督工作中还有阻力。区委旗帜鲜明地支持人大搞好监督。对人大行使职权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和分歧大、难处理的问题,及时研究,搞好协调,统一认识,为人大创造一个好的监督环境。第一,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区委积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听取审议“一府两院”的有关工作情况报告,督办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组织代表对各方面的工作开展调查、视察,参与对社会和经济事务的管理,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能。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关系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典型问题,开展执法检查,加大了监督力度。针对治安环境、环境保护、城郊农村土地征用、中小企业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体制改革等一些重大问题,开展了对相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二,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决定权。对涉及本行政区域内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重大事项,区委带头按法律规定办事,凡是应由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决议决定的经济和社会事务方面的重大事项,都交由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作出决议决定,并明确要求“一府两院”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组织实施。近年来,对于事关全区大局的问题,“五五”普法、“十五”计划纲要、财政预算决算管理、涉及全区国计民生的大事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都提请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
第三,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任免权。区委认真贯彻法律、法规和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地方党委向地方国家机关推荐领导干部的若干规定》,把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任免统一起来,对应该由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决定任命的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选,都事先向人民代表大会临时党组织或者人大常委会党组介绍区委的推荐意见。区委积极支持人大常委会把监督事和监督人统一起来,加强对干部的任后监督。近几年,由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任命的“一府两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每年初都向人大常委会报送上年度书面述职报告,促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和公仆意识。
第四,支持和保证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一是广泛学习宣传和贯彻《代表法》,明确人大代表履行的职责是法律赋予的,在社会上形成尊重人大代表的良好社会氛围。07、08年区人大常委会都组织区乡人大代表进行了集中培训。二是畅通和拓宽人大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切实保障代表的知情权,采用寄送材料和情况通报的形式,让代表及时了解本行政区域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三是组织人大代表根据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反映,针对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提议案、意见和建议,并要求各承办单位认真办理,努力提高办理工作质量,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四是明确要求把代表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严格管理。代表依法参加代表活动,其所在单位、部门要给予时间、工资、资金和其他福利待遇多种保障。代表活动经费都列入财政预算。
三、加大人大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好的舆论环境
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日臻完善,对人大的宣传不断深化,人们对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也逐步了解。但是,仍有不少同志对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了解不深,在对人大的法律地位,对人大的决议决定的效力上仍有模糊认识,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了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学习、宣传和研究。组织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监督法》公布实施后,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了专题讲座。中央9号文件下发后,区委中心组进行了专题学习研讨。在《伍家信息》、《伍家通讯》等发表文章,宣传、阐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有关部门加大对建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研究和宣传,有10 篇文章先后被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采用。二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人大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使广大干部群众知法懂法。因此,我们坚持集中性活动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广泛深入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近年来,我们区加大了“四五”、“五五”普法宣传工作力度,《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监督法》颁布后,我们组织了集中宣传、宣讲活动,使法律深入人心。三是区委的宣传部门和新闻机构负起这个责任,把人大工作的宣传纳入新闻部门的报道计划之内,加大人大制度宣传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这是党委加强和重视人大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宣传实践中突出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突出宣传人大参政议政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绩,突出宣传人大在“三个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突出宣传人大的各种重要活动,特别是“三会”(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的宣传、执法检查、调查和视察的宣传,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使全社会进一步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作用,为人大开展工作提供好的舆论环境。
四、为人大解决实际问题,营造好的工作环境
在新的形势下,人大面临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但工作任务与队伍素质、工作要求与现实条件还不相适应,加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建设显得尤为紧迫。
一是完善机构。逐年充实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对常委会财经委、法工委、代工委、在本届都配齐了专人,保证了人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重视和加强乡街人大工作,街办联络组组长由街办党工委书记兼任,并明确了一名工作人员协助工作。乡人大主席团配齐了主席和副主席及工作人员。二是配强班子。在换届选举时,注重把议事水平和参与决策能力作为常委会班子人选的重要条件,保证人大常委会委员的构成中,既有担任过领导职务、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又有熟悉经济、法律工作的人才和年富力强的同志。三是保障经费。重视人大工作经费投入,努力增强人大工作经费保障能力。每年把人大业务工作经费、办公设备经费、人代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经费不足部分及时报批,给予追补,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大工作高效运转的需要。如去年为人大机关更换了三台轿车,解决了工作用车紧张的问题,将人大代表工作经费由代表人平600元调高为人平1000元。四是用好干部。加强了人大机关干部与“一府两院”干部之间的交流,五届人大常委会机关有二名干部被选派到有关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同时又将年轻干部充实到人大机关。按照“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原则,加大人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将人大机关干部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区委用人的总体规划,与其他部门的干部同等对待,通盘考虑,让人大干部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系宜昌市伍家岗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