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观点理论 >

依法履职 统筹推进“两个加快”

时间:2008-11-26来源:人民权力报
  

  当前,“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进入全面恢复重建的重要阶段, 重建美好家园,统筹推进“两个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现阶段灾区人民群众最强烈的愿望,又是灾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艰巨任务。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找准依法履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重点突出、有所作为、增强实效。

  找准履职的切入点

  恢复重建民生为先 民生是灾后恢复重建的根本。首先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履行好职责的根本前提。当前要重点围绕住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生态重建等方面,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提出有关工作建议和意见,主动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要支持政府切实把受灾群众安置、灾后重建和实施民生工程结合起来,解决好一些具体问题,畅通民意反映诉求渠道,使灾区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同时最大限度调动灾区群众重建新家园的积极性。

着力推进“两个加快” 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抓恢复就是抓发展”的观念,使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成为增强灾区发展后劲和科学发展能力的过程。就广元而言,人大工作就是要立足实际,把促进重建和发展的着力点、切入点放在市委提出的实施资源转化战略这一重要决策部署上来。要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代表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形式,促进和支持政府抓好新列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范围的产业集中发展区工作;积极支持政府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更大规模地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全力以赴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尽快把广元建设成为连接西南西北重要交通枢纽。

  建设良好法制环境 应支持和督促政府结合普法工作,广泛开展对《防震减灾法》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及省、市实施办法等灾后重建法规政策的宣传,督促行政执法和司法部门认真学习和研究与灾后重建有关的法律政策,促进灾后重建工作始终依法有序地顺利开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深入细致地做好灾区人民群众信访接待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特别要关心灾区的人大代表,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鼓励他们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带头参与灾后重建工作。

  增强依法履职实效

  主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要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决议、决定对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的正确指导和巨大促进作用,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主体功能区建设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处理好当前重建需要和今后长远发展的关系,为灾区未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

  依法履行监督职能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及时出台,把恢复重建工作从启动伊始就纳入法制轨道,这是人大依法实施监督的重要法律依据,要毫不动摇地贯彻执行,切实提高恢复重建水平。

  支持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坚持建设发展与修复重建并重,把灾后重建和优化经济布局结合起来,支持政府立足于灾后恢复重建,继续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实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生态建设。要坚持在重建物质家园的同时,还要重建精神家园,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大力宣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千方百计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形成共创美好未来的强大动力。

  (作者为广元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副主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