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人大工作的开展靠代表,人大工作的水平看代表,人大工作的潜力在代表。这是对代表工作的精辟概括,也充分突显了代表工作对于人大工作的重要性。如何促进代表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始终是我们各级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正如节奏和旋律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一样,“代”和“表”也是代表工作的两大支点。“代”意味着履职过程中必须具备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职务意识和使命意识,如同音乐需要节奏的控制;而“表”则要求权利的运用要以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为落脚点,如同音乐必须以旋律来塑造。南岸区人大在代表工作的实践中,围绕“代”和“表”这两个要素,努力奏响代表工作的“同心曲”、“进行曲”和“圆舞曲”,在搭建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
增强凝聚力,谱好“同心曲”
代表履职的动力源于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此,区人大把代表工作的第一步放在了提高“代”的意识,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设,形成代表凝聚力上,努力调整好代表与代表之间、代表与群众之间、代表与人大常委会之间三个关系的节奏,保证人大常委会与代表和群众“一条心”。
代表之间“同心”,以增进人大代表之间的沟通,促进代表相互协调配合,履行职责。针对全体代表,一方面,区人大将代表培训制度化,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安排市、区代表培训会,邀请名师授课或资深代表介绍经验,加强履职经验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区人大连续两年举办代表运动会,促进市、区代表相互了解,在健康有趣的比赛活动中,融为一个大家庭。针对代表小组,还指导小组安排考察学习活动,搞好视察调研,支持开展知识竞赛、登山比赛等文体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增进了代表之间的感情。
代表与群众“同心”,突破口在于加强与群众的联系,让群众能够找到代表。一是代表公示牌进社区。统一制作标有代表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个人资料的公示牌,悬挂在全区110个社区居委会,方便选民向代表反映问题。二是创建“人大代表之家”。推广南坪镇创建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之家的经验,在全区七街七镇设立了29个代表之家,群众可以定时在“家”找到代表反映问题,然后通过三级代表集体联动,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三是建立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制度。从时间、内容和方式上规范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把在区的市人大代表划分到各地区代表小组,与区代表一道接待、回访选民。四是开展市代表向区人大常委会述职、区代表向选区选民述职活动。不仅把述职看作是增强代表责任意识,自觉接受监督的途径,还把述职当成是密切代表与选民联系的渠道。
代表与人大常委会“同心”,坚持“以代表为本”的理念,一切为了代表,一切依靠代表。一方面,努力在代表工作中融入“人情味”。比如:每年新春都安排市、区代表团拜会“吃年饭”,注意在区人代会等大小会议上将代表席靠前设置,代表生病常委会领导或地区代表小组组长专程看望慰问,安排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别联系几名区人大代表等,把每名代表都当作人大大家庭的一员,加强常委会与代表的沟通,让代表时时处处都感受到尊重。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三级两评一表”的代表考核评价机制,用制度促进代表履职(“三级”即市、区、镇三级代表联动;“两评”,一是每位代表每届任期至少接受一次选民的述职评议,二是每两年在代表中开展一次评先评优活动;“一表”即代表参会、提案、活动等履职情况的登记表)。同时,创办《南岸人大》工作专刊,建立常委会工作面向代表和社会的窗口,向代表公开公示常委会监督工作,交流代表认真履职的真知灼见。
创新显活力,弹好“进行曲”
“表”的作用发挥,有“5天和360天”的时段之分。“5天”是指人代会期间,代表作用发挥已经程式化,只是全年工作的“序曲”。“360天”是指人代会闭会期间,发挥好代表作用才是真正的“进行曲”。能否在360天内,都奏出雄劲刚健的进行曲,是代表工作的一大难点。破解难点,在于立足实际进行创新,帮助代表架起上连“官员”、下通群众的桥梁。
创平台、活形式,确定好“进行曲”的“音节”,努力在丰富代表活动形式,为代表履职创建平台方面下功夫。
组建行业代表小组,促进代表专业优势发挥。南岸区人大根据代表法的规定,在保留地区代表小组的同时,按照“术业有专攻”的原则,将职业、行业和特长相近的代表重新编排成农业、高校、工业、房地产等11个行业代表小组。这样,在常委会议题审议、主任会议视察,人代会报告讨论以及代表约见、专项工作评议等专业性强的重大会议、活动中,行业代表的优势得到发挥。为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和监督权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激发了代表履职的热情,参加活动更积极,发言更踊跃,还促进了一些问题的解决。如:2008年初天然气供应一度紧张,工业组代表集体约见了政府副区长和市燃气公司负责人,了解燃气供应情况,帮助其它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得到企业负责人的欢迎。
开展人大代表论坛活动,围绕发展加强调研。设置主题,广泛汇集人大代表履职中的新思路、好作法,征集各类论文和建议,汇编为论文集《七彩言路》。此外,《南岸区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大南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思考》和《南岸区城市低保享受人员实行“低保就业联动”》等调研成果,为区委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今年,南岸区人大还准备评选优秀代表建议,汇编《代表献言集》,进一步汇集民智,催生治区良策。
聘任代表担任人大常委会工委委员,提高工委工作水平。选择部分履职优秀,专业能力突出的代表担任工委兼职委员,充实工委力量,直接参与工委的调研,发挥特长优势,为监督工作提供专业支持。
查民情、体民意,组合好“进行曲”的“音符”。民情、民意就是代表工作“进行曲”的音符。南岸区人大认为,只有深入了解了群众的疾苦,代表发挥作用才有正确的方向。
广建“人大代表工作室”。在创建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之家的基础上,南岸区人大在街镇的社区和村社建起了23个人大代表工作室。代表定期在工作室接待群众,2008年以来已接待群众985人次,收集群众意见206条,受到选民的好评。
代表集中接待、回访选民。结合每年“4.3”代表法宣传日活动,组织各地区代表小组在街头、闹市“摆摊设点”,听取群众反映问题。近年来,共收集群众建议意见千余条,促进了不少问题的解决。
代表联系信访群众。深入开展“大下访”活动,发动代表联系信访群众,化解信访难点。优秀区人大代表范兴碧,长期联系两名老上访户,用细致的思想工作,周到的生活关心,解开信访群众的心结。
知情、问政,弹奏好“进行曲”的“旋律”,在搞好代表知情渠道建设的同时,注意拓展代表问政的形式和内容。
畅通代表知情渠道。“点面结合”促进代表掌握全面情况。一方面每年7月召开全区工作情况报告会,政府区长作报告,人大常委会、“两院”书面报告工作,为代表掌握全区“面上情况”搭建平台。这种形式深受代表欢迎,被亲切地称为“小人代会”。同时,注重会议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今年区人大准备在“小人代会”上由副区长向代表报告专项工作。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市、区代表直接参加人大常委会的视察和调研,增强代表对全区“点上情况”的了解。
拓展代表问政的形式和内容。一是开展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活动。制定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开通热难点问题反映“直通车”。每年“小人代会”后集中组织代表约见活动,当面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并听取解答。两年来,代表就黄桷古道的建设和管理,区直管公房排危,南坪地区中小学入学难等8个方面议题开展了约见,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弹子石正街148号危房问题,正是通过代表约见区政府副区长,引起政府重视,将50户老百姓全部搬迁,拆除危房,取得圆满解决。二是开展“一府两院”专项工作评议。我们安排行业代表进入评议工作调查组,深入参与评议全过程,尤其针对不足和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实现了被评部门“机关有震动,干部有促动,工作有推动”。 三是组织选举干部集中接待人大代表。每年7月,“小人代会”上,安排区人大的全体选举干部集中接待人大代表,将代表闭会期间收集的情况直接反馈到“一府两院”领导手中。长生桥镇和迎龙镇794户2300余名村民夏季用电难问题,就是通过这个途径得到解决。四是组织代表旁听评议法院庭审和检察院出庭公诉工作。组织代表100多人次,先后对20多个案件的庭审进行了旁听和评议,监督庭审全过程,有效增强了法官、检察官依法履职的意识和责任。
求真见实效,跳好“圆舞曲”
代表工作的关键是重实效。代表反映的群众呼声,提出的意见、建议,如果都石沉大海、了无音讯,必将挫伤代表的履职积极性。要让代表的意见建议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不能只跳“小步舞曲”,必须跳好“圆舞曲”,加强督办工作,以圆满的结果回馈代表。我们着力从四个方面跳好“圆舞曲”。
一是排民忧。组织代表写好议案建议,督办好议案建议,是人大为民排忧的主要途径。市、区人代会前,区人大都有针对地梳理南岸发展中的难点,组织市、区代表开展会前视察和调研。让代表既关注市、区重点工作,又倾听百姓呼声,提出高质量、有影响的议案、建议。在最近两年的市人代会上,南岸代表团共提出议案115件,建议125件,其中有46件被大会立为议案办理,在全市区县中名列前矛。特别是市代表陈一化深入调研、结合实际提出的具有很强专业性和代表性的议案,立案率都很高。08年,仅他提出的议案就立案15件,占了全市立案总数的10%,今年他提的议案中又有22件立案,成为名副其实的“议案大王”。
同时,区人大充分尊重代表的劳动成果,下大力气提高议案和建议的解决率。通过实现办理方式“三转变”,采取重点督办议案和热点建议,重点督办承办大户,重点督办代表不满意建议等措施,解决率年年提高,尤其对代表回复办理工作为“理解”和“不满意”的建议,坚决实行重新办理,同时还适时召集承办部门负责人集体“会诊”,找准症结,实行常委会领导包案,会同代表和承办单位现场督办的措施,反复督办,直到转化为满意为止。今年,区人大还准备开展“议案、建议督办月”活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督办工作,确保办理结果让代表满意,让群众满意。
二是促工作。通过代表作用发挥,深化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促进“一府两院”改进工作。如:行业代表小组的调研成果,经过区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领导联席会议的反馈,促使了“一府两院”及时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原来政府性融资缺乏系统的监督管理,通过这个途径,常委会与政府沟通后出台了监督管理办法。又如:代表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重点视察、调研,促进了政府专项工作。2008年市、区代表视察危旧房拆迁,促使政府加快了龙门浩摊子口片区等10多处危房排危抢险工作。再如:代表旁听法院庭审工作时,提出按时、准时开庭的建议,区法院立即成立督察组,严格量化考核,每季度通报,并纳入法官全年绩效和评先评优的年度考核,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助发展。注重发挥人大代表的影响力,敢于为南岸的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如关于把南岸弹子石地区作为全市中央商务区一部分的问题,一致存在着较大争议,为此,在区的市代表依法约见了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市委、市政府最终决策提供了依据。又如四公里江南立交桥的原建设方案只是一个“大饼加油条”的简单设计,也是在区的市代表在集体约见了市政府领导后,提出了改善南岸交通的建议,促使了设计方案调整,形成了今天四通八达的江南立交。在如被“7.17”暴雨冲坏的龙黄旅游公路迟迟未修复,市代表认真调查,向该公路的业主公司提出质询,促使了道路的全面修复。
四是重保障。代表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组织、制度、经费的“三大保障”,完善组织和制度保障,有助于促进代表依法履职,营造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而加强经费保障,直接的效果是使人大代表在执行职务时,不用为“钱”发愁。近年来,从财政预算安排的角度,南岸区人大将区人大代表经费从上届人大之初的每人500元逐年增加到每人1200元,并且为在区市代表安排了专项活动经费,给街镇“代表之家”的创建补助了一定经费。同时,采取各代表小组自筹和个别代表自愿赞助的方式,补充代表活动经费,基本保障了代表执行职务的需要。
(作者系重庆市人大城环工委副主任委员、南岸区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