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观点理论 >

人大宣传工作“主谓宾”

时间:2009-06-02来源:中国人大新闻
  

  人大宣传信息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了解人大的一个窗口,是民情民意上传下达的平台,是加快民主法制进程的推进器。如何让“窗口”更加明亮,平台沟通更加顺畅,推进更加得力,笔者以为各级人大机关工作人员无疑应该是此方面的骨干和主力,并在工作中学好“语法ABC”,熟练运用“主谓宾”。

  首先说这“主语”,主语当然是人,任何活动如果没有主体的参与,最终都要落空。所以,人员到位是搞好人大宣传工作的首要因素,要确保有一批对宣传工作感兴趣,热衷宣传工作的人员,充分激发他们参与主动性,乐于投入到人大宣传工作中去。近两年来,宿迁市人大加强了宣传信息考评工作,年初机关出台对县区人大和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办法,年未对照办法严格考评,做到奖惩兑现分明,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考评办法,保证考评公正、公开。今年以来,全市人大系统的宣传信息工作出现可喜变化,市县区两级在各级媒体刊物上稿率大幅提高,在江苏人大网信息报送平台上排名均名列前茅。

  其次说这“谓语”,谓语是动作,就是要动起来,这种“动”不是对着满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各种存在,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而是一种积极的互动式的反应,即有所思考、有所分析、有所感悟,更重要是有所创造。其实,新闻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去挖掘,要有“悟性”。有的人平时注重收集素材,不断积累知识,在发现问题时喜欢思考,这种能力往往使他们容易找到问题关键,抓住宣传的兴奋点,从而把隐藏在工作中的新闻找了出来,形成了很好的文字,这就是“悟性”。一件事,给一个人写可能会出质量较高的稿件,而换个人确可能写的很平淡,甚至会无物可写。究其因,就在于没有“悟性”。悟性不是天生的,某种程度上讲是创造力,需要不断的磨练,我们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尤其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炼就一身“火眼睛睛”,把人大新闻写形写活。

  最后说这“宾语”。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在宣传范畴里就是内容。怎样才能有“内容”,其实内容即事实,要深入调研,搞清事物本来面目,把最真实的东西找出来,讲究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把客观事物经过自己逻辑加工,形成最终打上作者思维印迹的成品,呈现给读者和观众。人大工作本身就是座宣传的“富矿”,无论在常委会审议、代表视察检查中、还是在代表日常工作中,都有着内容丰富的“宾语”等待我们去挖掘,去寻找,去体验。总之,开展人大宣传工作一定要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今年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和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30周年,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各部门如火如荼进行着,这些就是我们做宣传、写稿件的切入点,要围绕其中代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民生问题,结合人大工作实际,深入进去,这样一来我们工作就会更加容易,做事情也就更加顺畅和有内容。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人大办)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