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都非常重视有效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代表工作机制。笔者认为,要形成一套完善的、有针对性的代表工作机制,需采取以下举措。
强化学习培训,提高代表履职的素质和能力 要从加强机构、人员、制度和经费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代表培训机制。要结合开展代表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培训代表;组织代表参加上级人大常委会举办的专题培训班及赴外地考察学习;结合指导代表小组活动,因地制宜开展学习培训。
强化服务保障,调动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重视代表联络工作机构的建设,配齐配强代表联络工作干部,加强与代表的广泛联系,认真收集和听取代表的建议、意见,帮助代表解决履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好代表的接待和后勤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保持代表履职渠道的畅通,真正使人大常委会成为“代表之家”。
强化活动载体,搭建代表履职的平台 加强代表活动制度建设,重点是健全和完善代表联系群众、视察调研、小组活动、办理代表建议等各项制度,使代表活动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坚持和完善人大常委会领导挂点和联系代表制度,保证人大常委会领导深入走访人大代表,帮助代表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指导代表活动,征求代表建议、意见。
强化监督,增强代表履职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建立健全代表履职监督机制。要通过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如实记录履职情况,强化代表自我监督;要积极开展县(市、区)、乡(镇)人大代表述职活动,引导代表主动联系选民、向选民述职,自觉接受选民的监督;要通过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舆论监督。建立代表履职考核办法,每年度根据考核办法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一次综合总结,以增强代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代表的履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