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最近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县委书记罗平烺将撰写的《爱民十戒书》下发干部手中,该书从“亲民”、“察民”、“利民”、“便民”等十个方面阐述了干部应该如何爱民,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
爱民要求提出了,干部们也表示“很好”,罗书记率先夜宿农家访民情,可谓是“身正示范”,但到了基层干部这一环节,既是落实“爱民”精神的关键关口,也是落实“爱民”精神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干部们口头上百依百顺,而行动上却迟缓不前,那么书记的一片苦心怕是“一厢情愿”了。所以,抓爱民行动才是最关键的。
如何亲民、爱民,许多地方都出台了相关政策与文件,也探索寻求到了许多有效办法,有的地方效果还不错,但有的地方却只是空喊口号,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会议上,文件出台了,会议强调了,但在执行时却软软绵绵,毫无力度,使得亲民爱民停留在表面上,一点效果都没有。如此,还不如不搞,不抓,让百姓群众心寒。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我们不敢说《爱民十戒书》是做秀,毕竟有许多领导干部,或是落马的官员当初也曾经如此做过,甚至做得还要好,但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假使真想解决好亲民爱民问题,就必须来点力度,下点狠心,不如此不行。第一是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好表率。一个地方的风气如何,与当地的主要领导干部有很大关系。如果领导带头违法违纪,带头侵害百姓利益,干部们还会好到哪里去?所以,领导干部要不摆架子,不搞特权,不搞腐败,时刻想百姓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好惠民利民之事,这样干部们才会学有典型,做有榜样。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发挥好了,下一个重点还是要解决普通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建立一整套强有力的制度措施,恐怕爱民亲民也只能收效甚微。普通干部是一线抓落实的尖兵,更是与百姓打交道最多的群体,现在有些干部是上面说一套,下面做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承诺时拍胸脯和信誓旦旦,而在落实时则“灵活变通”,如果不用制度来约束,不靠机制来管束,不敢、不想下“死手”,抓那么几个典型来晾一晾,恐怕爱民行动也只能是落空的结果。
正如俗话说得好:心动不如行动。只有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爱民”,才会真正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群众也才会打心眼里赞美你、拥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