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干部花钱找“骂”不如走村串户
时间:2013-07-09 来源:四川日报

  这几天,浙江安吉天子湖镇村民刘安铭和娄万里成了地方名人。他们在镇政府会议室,当众把干部骂得头都抬不起来。自5月始天子湖镇开设了“百姓讲堂”,每月请一位村民到镇政府“骂”干部,以找出干部问题。该讲堂已开设两期,电视全程直播,20个村同步收看。镇政府工作人员说,这是他们“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的新招。 (据7月7日《钱江晚报》)
  人有郁结在胸,不纾当然不快。百姓当众骂干部,若非辱骂,当属一种化解矛盾,排解心中郁结的路径。镇里的领导干部敞开胸怀,以期从“骂声”中找到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并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新招,按理说应给予鼓励,不过看完整篇报道,却觉得这样的新招总有点别扭,咋看咋觉得是在虚掷人力物力,难以排除作秀之嫌。
  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显眼得很,其实还用不着百姓如此当面斥骂才知晓。诸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在官场程度不等地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我们本该下大力气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天子湖镇的问题早就存在而不及时解决,这的确该骂!现在却在“新招”名下由政府出钱每次给“开骂人”500元误工费(据称是为了保证不对批评者“穿小鞋”),这岂非更该挨骂?
  刘安铭和娄万里这两个在当地已有知名度的“开骂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报道上说,选拔是有一套严格标准的,由各村上报,入选者的条件是平时对镇里工作有看法有意见,再加上能说会道。这不免让人纳闷:批评与监督政府,这是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如果村里不上报,有意见不爱说,口才不咋样,那是不是就没有批评干部的资格与权利了?这些未被选拔为“骂星”的广大百姓,不能登上电视直播的“百姓讲堂”,是不是就一直被选择性忽视了呢?那些嘴上没有多大功夫的百姓,心中完全可能很有想法,不仅会有批评,而且很可能还会有建设性意见。如此选择性地听取一个人一月一“骂”,再配上很离谱的误工费补偿,势必厚此薄彼,失掉的可能更有价值。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系列行动均是指向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如何让这一活动收到预期之效?有论者指出,“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切实防止‘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恕我直言,该镇的这种做法,就有点这种意味。我们的干部还是少搞这类面子行动为好,与其花钱搭台找“骂”,不如抽身走进群众中间,真诚地倾身体察民声,切实为他们办好一件件的实事。果能如此,你要再去找到骂声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