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观点理论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气候觉醒”
时间:
2014-04-08
来源:
四川日报
全球变暖已经从“幽灵般的威胁”转变为不断加剧的气候危机,全世界都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气候觉醒”!
就在3月27日零时,成都市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三级预案之际,京津冀部分地区的空气污染扩散条件达到极差等级。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是,在远离中国的欧洲,巴黎及布鲁塞尔等城市也在3月中旬遭遇了一场罕见的雾霾,巴黎空气污染的数据一度比北京还严重。由此看来,大气污染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防治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不可推卸的共同责任。
就在成都市执行重污染天气三级预案前夕,世界气象组织3月24日发布了2013年度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第六热的年份,而迄今14个最热的年份当中13个都发生在21世纪。全球变暖将对人类构成最严重威胁的风险包括洪水、风暴潮、干旱和热浪。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2013年出现了许多极端天气事件,联合国已就全球变暖发出“最严重警告”。
当全球变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时候,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气候觉醒”?
人为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气候不仅与人类文明的兴衰息息相关,而且与整个地球物种的演化有着无法割舍的关联。当今全球变暖,源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过量的碳排放。从20世纪中期以来观测的大部分温度上升,有很大可能性(超过90%)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作用最大,约占70%(甲烷占23%)。气候科学家最近得出的结论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安全线只能保持在350ppm。不幸的是,自1988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都超过了350ppm,目前已经达到396ppm。也就是说,即使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稳定下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仍将持续,这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无疑意味着“长期威胁”。
气候变暖已经被公认为是全球面临的第三大挑战,不仅与排在前两位的贫困以及公平的全球化形成“鼎足”之势,而且与援助非洲和全球安全交织在一起,成为全球化进程中最重要的话题。严峻的挑战在于,由于技术和财力方面应对气候变暖的能力有限,那些最贫穷的国家或地区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最严重,争夺水、能源等资源的斗争、饥饿和极端天气将一同使世界更不稳定。特别是非洲,酷热将使登革热、霍乱、疟疾等疾病蔓延,造成更多人死亡。最可能造成重大灾难的是大冰源的消融,引起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居民和小岛国的生产生活,产生越来越多的“气候移民”或“气候难民”。在亚洲,“最多人口受海平面上升威胁的国家是中国”。直面挑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在应对气候危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当全球变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时候,我们需要“同呼吸、共命运”的“气候觉醒”!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是一项全球性“持久战”,既没有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个人能够单独承担,也没有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个人可以独善其身、置身事外。“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协调共进,合作共赢”。正是基于这样的“气候觉醒”,我们已经打响了治理大气污染“总体战”。在“京津冀”,在“长三角”,在“珠三角”,在“成都平原经济区”,我们的“气候觉醒”已经形成共识,正在转化为“一体化”应对气候变暖的强大合力。
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投身治理大气污染“总体战”、“持久战”!
上一篇:
公正是照亮社会的阳光
下一篇:
人代会审议时间不应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