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北京阳光灿烂。140多名四川代表团的代表在驻地金台饭店会议室,认真审议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代表来到所在的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水利部部长陈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王太华,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财政部部分司局负责同志到团听取审议意见。到团听取审议意见的还有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的有关同志。
“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了一个清晰的主线,就是推动科学发展,体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突出了一个鲜明的取向,就是更加关注民生,继续加大对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投入;突出了一个鲜明的基调,就是保持宏观政策基本稳定;突出了一个奋进的要求,就是继续加油鼓劲,确立的奋斗目标振奋人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四川代表团团长刘奇葆率先发言。他说,过去的一年,是党和国家工作面临严重困难、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成功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一是沉着应对“世纪大考”,交出了圆满出色的“中国答卷”;二是化危为机加快转型,不失时机积蓄了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困难之时民生为重,解决了大批关系群众利益的民生难题;四是科学统筹“两个大局”,保持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良好发展环境,有力提升了我国的大国地位,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绩,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出了新步伐。
刘奇葆说,与全国一样,过去一年里四川也是在攻坚克难中推进各项工作。加大力度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全力以赴保增长,全省经济恢复到震前发展势头;抓住和用好重大机遇,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重大部署进展好于预期;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培育和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初步实现了“变困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变坏事为好事”的坚韧期望,全省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
刘奇葆说,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要结合四川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刘奇葆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支持西部地区全面开发开放的政策措施;二是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三是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重建和恢复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通篇贯穿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线,高度重视民生,是一个体现科学发展精神,对今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好报告。” 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代表在发言时认为,“报告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成都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统筹城乡发展中最核心、最基础、最根本的是要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巩固和完善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成果的体制机制。这既是改革发展的目标,也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还是改革发展实践取得成功的保证。”成都的服务业比较发达,也是下一步大力发展的重点。他建议将成都列为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给予政策支持,并将试验范围扩大到全市。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彦蓉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振奋,催人奋进。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字里行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民履职的境界和情怀。2009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成绩来之不易。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是及时、有力、有效的,是完全正确的。
黄彦蓉代表指出,教育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在推进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和重视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尽快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以促进区域间高等教育和中央与地方高校间的协调发展。她建议中央尽快启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大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的投入力度;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的布局上,向中西部倾斜;建立高校化解债务风险机制。
“希望国家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等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力争取得更大的实效。” 阿坝州委书记侍俊代表在审议中提出四点建议:希望国家尽快批复阿坝?红原机场的项目建议书;尽快组织对《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进行修编;将四川纳入全国政策性森林保险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将四川列入国家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范围,率先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
“在抗震救灾中诞生的‘东汽精神’创造了‘东汽速度’。目前,东汽新基地的搬迁工作完成,去年销售增长9.9%。”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代表说,听了总理的报告,感到特别的振奋。特别是报告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我们对此深有体会。他建议国家能更加高度重视对四川已经形成的重大装备制造基地给予更有力的支持和培育,将更多的项目放在四川,鼓励和支持四川企业努力在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中培育创新能力,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作为政府八大工作重点之一,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 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代表认为,报告提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的论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希望国家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先导性产业来看待。四川文化建设和全国文化建设一样,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四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正在形成。他建议国家加大对四川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四川藏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为成都市创建中国民办博物馆发展示范城市,打造“非遗之都”提供支持。
……
过去的一年,我们面对危机沉着应对,回升向好加快发展;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调结构,脚踏实地地促转变。希望的序曲,在这个春日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