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基层人大 >

强化监督职能 推进依法行政——2009年西充县人大常委会监督依法行政工作回顾

时间:2009-10-27 来源:西充县人大常委会 作者:巨敏 全继红
  

  随着监督法的深入贯彻,作为县级人大常委会如何依照监督法,更好地监督和促进依法行政,是一项值得探索的课题。2009年西充县人大常委会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法治西充”建设为载体,以人大监督为动力,强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行政决策机制监督,推进决策机制科学化。
  推进依法行政,首先是要推进决策机制科学化。县人大常委会一是督促县政府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的要求,先后出台了《西充县人民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六个规范性文件,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布署全县的依法行政工作。二是进一步督促县政府完善了《西充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西充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事规则》、《西充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明确了县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原则和程序,建立了群众参与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从源头上杜绝了行政决策的盲目和公权滥用,切实纠正了行政“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如事关西充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南西输水工程、城北新区建设、自来水提价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形成前,均将方案向社会公布,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提交专家反复论证,提请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决定。这些重大决策因其充分体现了科学、民主,从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二、强化行政执法行为监督,推进执法责任制。
  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行为,落实执法责任是关键。县人大常委会一是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项执法检查,对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执法过程中的具体行政行为程序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适用法律是否准确,处理结果是否得当,进行综合评定。通过执法检查,对存在问题的行政机关提出具体建议、意见4件。二是督促各行政执法主体单位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按照权责统一的要求,把执法职权、执法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明确责任,严格督查。截止9月底,已有8人因行政执法行为不当或不合法相继受到了追究行政和经济责任的处罚,有2人被换岗和调离执法岗位,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强化行政审批监督,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推进依法行政,简化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是重要环节。县人大常委会一是积极支持政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为推进两个中心的建设,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了相关专题汇报,对建设进度和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二是配合清理审批项目,精简审批流程。按省、市要求,县人民政府对全县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再次清理,县人大常委会派专人参加了整个清理规范工作。将原433个行政许可项目和79个行政确认项目,精简为32个单位180个行政审批事项,且全部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杜绝了行政乱作为和不作为现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四、强化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监督,推进行政纠纷有效化解。
  推进依法行政,督促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推进行政纠纷有效化解是重要抓手。县人大常委会一是督促行政首长自觉参与到行政诉讼中去,自觉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二是对行政首长参与行政诉讼的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对认真执行规定的行政首长予以表彰,对借故推诿、拒绝到庭或拒不执行生效裁判的行政首长予以通报批评。2009年1-9月行政首长出庭率达86%以上,不仅提高了行政纠纷的有效化解率,更进一步增强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意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