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基层人大 >

邻水县人大常委会从源头遏制“高价菜”

时间:2009-12-17 来源:人民权力报 作者:谭明 刘会 李毅
  

  “真好啊,蔬菜价格没有上涨!”邻水县农贸市场,习惯了以前“高价蔬菜”的居民很意外。近日,受粮油食品价格上扬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城区菜市场的蔬菜价格普遍出现了上涨,然而,邻水县的蔬菜价格基本稳定。县人大常委会一班人和很多县人大代表得到这个好消息,一致认为,菜价经受了考验,体现县人民政府真正落实了县人大常委会遏制“高价菜”的审议意见,行动快,效果佳。
  “提高本县蔬菜产业发展科技含量,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水平,才是群众吃上‘平价菜’的根本出路……”这是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根据“高价菜”调研情况提出的审议意见。
  今年春季,邻水县的蔬菜价格持续疯涨,空心菜每斤5元、丝瓜每斤4元、茄子每斤5元、青椒每斤8元……而鱼却只需每斤5元。5月25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先后深入县农业局、蔬菜专业合作社、特色蔬菜设施基地、蔬菜园区、幼龄果园间种蔬菜片、奥派思食品有限公司等蔬菜产业区,对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状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开展调研。每到一处,调研组都对各调研点农户蔬菜种植面积、品种、种植模式、亩产、投资和收益、蔬菜收益占户均收入比例、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专合组织的成立及作用发挥、蔬菜产品的销售和上市时间、销售网络、价格体系等进行了详细了解。
  经过一个月的调查,调研组发现,由于该县蔬菜基地基础设施落后,棚室设施栽培面积过小,加上城郊蔬菜基地面积锐减,邻水城区的蔬菜供应形成了两个“淡季”。一是2—4月的“春淡”,二是8—9月的“秋淡”。每逢淡季,蔬菜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基本靠外地蔬菜供应。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高价菜”问题,调研组就全县蔬菜产业的规模化、效益型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坚持科学发展理念,把蔬菜产业放在农业结构调整更加突出的位置;成立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工作机构,落实目标任务,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全县蔬菜产业优质快速发展;尽快编制和出台《邻水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在规划布局上注重城郊精细商品蔬菜基地的发展,保障城镇蔬菜供应需求;要加强蔬菜基地道路、沟渠、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蔬菜产业发展环境和条件;要加快发展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大棚设施栽培等新技术,实施无公害栽培,走科技兴菜之路。
  审议意见作出后,县人民政府及时研究制定出审议意见办理方案,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县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政府聘请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专家到该县调查,研究地质、水文、地貌、土壤肥力、气候条件以及工业“三废”、外部污染源等产地基本情况,为科学制定蔬菜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好充分准备。与此同时,县政府加大了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目前,县财政投入蔬菜产业发展补助资金达300余万元,加上设施栽培产业化扶持补助共达500多万元。县政府还积极抓点示范,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整合项目投入,做强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打造设施蔬菜基地、山区反季节蔬菜基地等,提早、延后蔬菜的栽培,及时缓解蔬菜供应的春淡、秋淡矛盾,保障蔬菜市场供应。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