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六超率领城环工委、办公室相关同志对我县嘉陵江过境段及其主要支流长滩寺河水污染现状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调研组一行深入飞龙、三溪、鸣钟、街子等长滩寺河流经乡镇,实地走访查看水质污染状况,并召集县环保、规划和建设局、畜牧食品局就如何防止和治理嘉陵江及长滩寺河污染现状进行了专题座谈。
“传统畜禽养殖场模式、场镇生活污水、农田用肥等农村面源污染已逐渐上升成为嘉陵江县域过境段及长滩寺河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县环保局局长在介绍嘉陵江县域过境段及长滩寺河水污染现状时表示。
据了解,嘉陵江流经县域沿口、烈面、礼安、龙女、石盘等场镇,去年场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医疗废水以及畜禽养殖排泄物流入嘉陵江的废水总量为626.5万吨,年排CODcr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3322吨,其中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34.3万吨,占总排量的85%;全长110公里的长滩寺河是流入嘉陵江县域过境段一条较大的分支河流,县境内长68.8公里,流域面积770平方公里,分布在河流两岸各类规模的养殖场共有10余家,是县域内飞龙、三溪、鸣钟、街子等10余个乡镇场镇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2009年以来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112万吨,CODcr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44吨,河流县域入口水质为Ⅴ类劣质水质,流入嘉陵江小河口断面的CODcr浓度为16.9mg/L,为Ⅲ类水质。
“虽然是我们有科学的污水治理管理模式,然而水源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县环保局分管副局长在谈到我县在水污染治理工作情况时说到。
为保护嘉陵江水源不受污染,群众能够喝上放心水,我县在前几年就率先采用由县国有公司承包污水处理厂,实行财政兜底的管理模式,污水处理器24小时全天候运转,县城70%的生活污水得到达标处理后流入嘉陵江。然而我县地处嘉陵江中下游,上游有排污量较大的南充市,流经段两岸的场镇人口不断增多,生活污水、垃圾总量日益加剧,农肥、农药等大量使用以及传统式的养殖模式让畜禽排泄物得不到有效治理成为水源另一个污染源,按照省上有关创卫县城的相关要求,嘉陵江县域内的水质需要达到2类水质,对于财力不足我县来说无疑意味着一次严峻的污染治理工作挑战。
“希望人大帮助呼吁,倡导科学环保的养殖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在谈及防治嘉陵江及长滩寺河污染的建议时,县有关部门负责人都纷纷发言。
县环保局建言到,在我县三溪、华封等乡镇正在试点生物发酵养殖法,效果明显,希望人大发动代表大力倡导此法的推广;县环保局还表示将进一步严格实行办厂申办环评制度,杜绝以牺牲环境作为经济利益增收的途径;县畜牧食品局提议,应该联合上下游城市共同进行水污染治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六超主任提到,加强各乡镇一把手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对修建场镇垃圾、污水治理的基础设施要舍得投入,杜绝以牟取眼前利益而牺牲环境,损害人民群众的长期利益。
据悉,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将尽快梳理出调研情况,形成正式的书面报告向县委县政府有效建言,以促进县嘉陵江县域过境段及长滩寺河水污染得到有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