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大职教经费投入,确保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逐年增长……”,这是在5月27日召开的武胜县第十五届人大 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宗萍在审议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时对县政府提出的要求。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已逐步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正日益为各级党委政府所重视,为百姓所关注。为进一步提高我县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武胜县人大常委会把此项工作列为2010年专项工作监督计划,广泛开展调查研究。
未雨绸缪重调研
近年来,“技工荒”的现象随处可见,并且一荒就荒了近十年。为什么“技工荒”的局面没有任何改变?是职业教育系统的问题,还是人们思想观念的问题,或是其他诸多因素的问题?4月以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教科文卫工委和部分县人大代表深入县职业技术学校、嘉陵职业技术学校等5所学校和县劳动社会保障局、农业局等单位,通过座谈、参观、查阅资料、数据统计、访问学生等形式对本县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情况作了全面调查,掌握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真实情况。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了调整专业结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走多样化办学之路等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认真审议挑问题
2010年5月27日,武胜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副县长夏高毅代表县人民政府所作的《关于武胜县职业教育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了对《县人民政府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会议邀请了部分人大代表、几所职业技术学校的负责人、有关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列席会议。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根据存在的问题,纷纷从不同角度作了针对性的发言,进行了认真审议。常委会副主任刘六超认为,近年来,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制定了职业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加强了职教基础设施建设,职业教育得到稳步发展;常委会组成人员黄波指出了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硬件设施和实验实习场所不足的现象;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彭国忠认为职教存在师资结构不优,专业教师缺乏,专业设置与市场结合不紧密的问题。“重普高轻职高的思想还严重存在”常委会委员李升天这样说到。
出台意见急交办
常委会会议后,常委会工作机构对审议发言进行梳理、汇总,形成了常委会审议意见,审议意见书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意见:一是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充实教学、实习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夯实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基础。二是强化职教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加强县内教师合理换岗流动,调优教师结构;放宽选人用人政策,根据需要,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教师。加强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三是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统筹全县职业教育各类培训,实行统一管理,规范职业技术培训秩序。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积极开展县内外学校之间联合办学,实现优势互补,降低办学成本和学习费用。加强校企联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提高学生市场竞争力。深化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增强专业针对性。根据县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订单培训和中短期实用技术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建立健全就业信息平台,指导和帮助非定向培训学生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推进全县职业技术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跟踪督促强落实
接到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后,县政府庚即组织相关部门对审议意见中指出的问题和提出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办理,促使我县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今年5月和7月,分别投入资金50万元和30万元,用于支持职业中专创建省级重点职校,同时,向上争取专项资金300万元修建实训车间和运动场,与成都南市教仪、重庆惠恩机电、广安嘉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成功引资200余万元添置了实训设备。目前,职业中专3400㎡实训车间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篮球场、环形跑道、游泳池等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也即将完工。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着力从“调”、“选”、“聘”、“训”四个方面强化职教师资建设。2009年至今,中职学校调出文化课教师15人,调入专业教师8人,到高等院校选聘专业教师27人,向社会外聘8人,参加市级以上技能培训40人次,学校自培300人次。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引进企业投入,添置实作实训设备,开展“订单式”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稳步办学质量。联合多家企业以“勤工助学”方式开展学生实训,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