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基层人大 >

洪水无情 天地有爱 ——通江县各级人大干部及人大代表奔赴陈河乡抗洪救灾纪实

时间:2010-08-24 来源:人民权力报
  

     7月24日凌晨,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通江县陈河乡,百年罕见的山洪在一小时之内呼啸而来,所到之处,房屋被毁,人畜冲走,庄稼倒伏,全乡通讯、交通中断,电力瘫痪……
  灾情袭来,通江县各级人大干部和各级人大代表紧急行动,迅速奔赴抗洪救灾第一线,与洪水搏斗,和时间赛跑,帮助群众抢险救灾,在洪峰浪尖中演绎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赶赴灾区
  24日上午9时30分,市人大代表、通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明耀按照县委书记范申华安排,在第一时间率公安、农业等部门负责人赶赴洪灾现场,查看灾情,安抚灾民,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通向陈河乡唯一的公路上到处都是厚厚的淤泥,冲断的树木横亘在路中央,挡住了车辆前行。灾情紧急,刻不容缓。任明耀立即下车,踩着三四十公分深的淤泥徒步前行,经过1小时的努力,终于来到受灾严重的陈河乡街道,挨家挨户查看灾情,确保人员伤亡情况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准确上报。任明耀叮嘱有关负责人迅速妥善安置受灾群众,让他们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房住、有地方看病。
  灾情发生后,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刘显卫,副主任赵旭红、杨述凯、何远海、邹志善及县人大机关干部也紧急赶赴灾区,和群众一起参加抗洪抢险、抗灾自救。
     救灾安民
  获悉陈河乡遭受特大洪灾袭击后,全国人大代表、通江县民政局局长郭红梅火速来到受灾严重的陈河乡陈家坝村,察看灾情,安抚慰问受灾群众。为了妥善处理好遇难人员的遗体,安抚好遇难群众的家属,郭红梅迅速成立了“妥善处理陈河遇难人员遗体领导小组”,同时,她亲自安抚遇难人员家属,安排他们的生活。
  郭红梅在第一时间启动了“通江县民政局2010年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进入受灾现场,掌握灾情;第一时间把救灾物资运到灾区,发放给灾民;第一时间发起捐赠倡议,公布捐赠情况;第一时间提出重建方案……一切都紧急、有序地进行,灾民喝上了干净水、吃上了饱饭、住上安全的临时住所。而她自己饿了却吃点方便面,渴了喝点矿泉水,一连好几天声音嘶哑、眼圈发黑,但她都咬紧牙关挺住了。
     紧急驰援
  危急时刻,通江县各级人大干部和市、县、乡镇人大代表从四面八方火速赶赴陈河乡,展开紧急救援。
  市人大代表杨永超带领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紧急开赴灾区,抢修饮水管道;县人大代表王振带领交通技术人员紧急开赴灾区,抢修道路,打通生命线;县人大代表杨继松带领卫生防疫人员紧急开赴灾区,救死扶伤,防疫防病;县人大代表何伟带领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紧急开赴灾区,抢修光纤电视线路……
  涪阳镇、诺水河镇、草池乡、瓦室镇等全县49个乡镇的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都紧急行动起来,第一时间驰援灾区。
  洪水刚刚退去,通向陈河乡的唯一道路中断,厚达40至50公分的泥沙淤积道路,此时此刻,任何抢险救灾车辆都不能通过。如何打通生命线?涪阳镇距离陈河乡最近,市人大代表、涪阳镇党委书记马良省迅速组织镇内15名市、县、乡人大代表赶往一线,抢修道路,并联系镇内的2 台铲车,投入紧张的清淤除泥工作。经过4个多小时的全力奋战,涪陈公路全线基本贯通,为救灾赢得了时间。
  县人大代表、诺水河镇党委书记吴天泉和张志汶、盛举、王立芳等7名县、镇人大代表闻风而动,组织群众弛援灾区,帮助受灾群众清除淤泥、清理财物,鼓励他们重拾生活信心,重建美好家园。
     慷慨解囊
  洪灾无情,天地有爱。连日来,从各级人大干部到人大代表慷慨解囊,爱心汇集,抚慰着灾区群众伤痛的心。
  7月26日,通江县人大常委会全体机关干部职工怀着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意,纷纷慷慨解囊,捐款达9000余元,购卖优质大米2500斤、棉絮50床、菜油200斤,紧急送达灾区。任明耀等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帮助装车、扛送救灾物资、慰问受灾群众。
  省人大代表、罗村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景瑞琼在企业自身受灾的情况下,紧急向灾区捐赠大米、茶叶、矿泉水等物资价值2.6万元,组织职工捐赠2500元,个人捐赠10500元;市人大代表范申华、赵万先个人捐款1000元;涪阳镇的市、县、镇人大代表共向陈河乡重灾区捐款捐物累计达8万余元;诺水河镇人大代表共捐款1750元,捐赠物资价值2700余元……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