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基层人大 >

真帮实扶融真情——巴中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到石笋村开展帮扶工作侧记

时间:2010-09-26 来源:巴中市人大常委会 作者:苟超
  

  “我妈也姓马,今后我就管你叫大姐,今天是专程来认识你这位‘亲戚’的……”,“兄弟,请进屋坐。”这位名叫马有俊的大姐热情地把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史国旭拉进了她昏暗潮湿的“客厅”,姐弟俩亲热的聊上了家常…… “我有儿有女,送钱我就不要了,不要哪个笑话我,我会依照兄弟说的,很快把一家老小搬到安全的地方住。”离开的时候,53岁的马大姐边说边擦拭着眼泪。
  8月6日,暴雨后的巴中,气候反常,太阳发着白光,炙烤着大地,室外几乎没有行人。但一个个矫健的身影冒着酷暑带着一群人急匆匆地穿行在乡间小道,他们就是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彭耀学和机关45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巴州区兴文镇石笋村结对攀“穷亲”。
  镜头一:名医床头处方“半边疯”
  “我给你几点建议:要尽快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这个保险是国家的惠农政策,实质是对你们的一种医疗救助;要请医生随时检测她的血压,如有异常,就要迅速送医院治疗;可以买一台打浆机,把黄瓜、大豆等食物打成浆给她喂食,加强她的营养支撑。”这是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张邦学给他的“亲戚”马权志老伴的“处方”。
  马权志老人今年80岁,在农业学大寨时期,抬石头致残的左腿,比右腿短一小节,走起路来一拐一瘸,全家的生产和生计全压在他老伴身上。老伴年岁已高,积劳成疾,几年前得了脑溢血后遗症,俗称“半边疯”,卧床不起,饭食难进。这次来他家的“亲戚”是张邦学,张邦学是 “四川省专家人才库”的骨科名医,他得知马权志老伴这一情况后,迅速来到她的床头问诊处方,并掏出200元交给她的儿子马毅,安排为病人买一台打浆机。
  镜头二:农技领导问诊“猪牛圈”
  “家庭困难成这个样子,儿子媳妇怎么不在你身边?”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程仕俊心情沉重地问。“陈伦之痴呆20多年了,躺在床上就像一个植物人,吃穿都要人照顾,儿子媳妇想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就四处找亲戚借钱养牛,3年半的时间亏了3万多元,现在他们都去广州打工挣钱还账。”,陈伦之的妻子张女士心酸不已。程仕俊听完他家农业生产和家庭养殖情况介绍后,直奔他家猪牛圈。
  程仕俊是农业战线上的老领导,发展农村经济是内行。他从猪牛圈出来后,为陈伦之指拨致富途径:“我认为一家一户养牛致富不现实,现在养牛都是专业化的,有专业技术和专门饲料,每条牛一天要长1.4斤才有钱赚,家庭养殖很难达到这个标准。”“根据你目前的状况和现有的资源,应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将两亩多田地重点种旱粮,品种以玉米、洋芋、大蒜为主,两亩多地可以产玉米1400多斤,洋芋高产,现在市场上2元多一斤,大蒜是一天一个价,市场行情很好;二是利用屋前屋后的有利环境,至少圈养50-60只土鸡,玉米是很好的饲料,土鸡销售找我,我帮助推销到城里的餐馆,卖个好价钱”。随后,他们互留了电话号码。“生产上拿不准的事情、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与我电话联系,我到时候就过来”, 程仕俊离开陈伦之家留下了这句话。
  镜头三:掌声悄然响彻“会诊室”
  “我联系的户叫陈明,2000年因车祸致残,现在还在医治中,儿子陈峰最近被四川理工大学录取,学费困难,今天给了几百元的贺礼,开学之前我再想法帮助解决上学难”“我联系的户叫苟兴美,巴(中)通(江)快车道的隧道就从她家房子底下穿过,现在本人有搬房愿望,只是屋基选址没有地方,希望村社能够予以协调” ……接近中午时刻, 45名干部在“相亲”后,向常委会领导和兴文镇、石笋村的干部报告情况,对帮扶意见进行集体会诊。“我也向大家报告一下我联系的三户的情况,我联系的三户要解决好困难,每户都需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资金,其中一户的孙女14岁,双肺逐渐丧失功能,需要及时更换,手术费只需要3万多元,关键问题是很难要找到肺源,还不说买肺的钱,今天暂时先给1000元作为临时的药费……”在听了大家的发言之后,彭耀学也向大家通报了他联系户的情况。
  夏日的正午,室外温度高达39°C,闷热难耐,“吱…吱…”的蝉叫声让人心烦,室内电风扇的扇叶高速转动,发出嗡嗡的声音。在“会诊室”里,大家汗流浃背,发言争先恐后,讨论热烈。彭耀学提高嗓门:“大家今天的工作富有实效,要继续发扬;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大家对’亲戚’的帮扶时间是三年,每年到’亲戚’家帮扶的次数不少于三次;到’亲戚’家宣讲党的政策首先自己要吃透,道理要讲明,帮扶要到位,用实际行动带动他们的生活一天一天好起来!”话音刚落,室外悄然响起热烈的掌声,让会议室的每个人都感到意外和吃惊,也不自觉的拍起掌声,室内外掌声将整个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原来全村的贫困户代表二、三十人不畏烈日,在外面观干部的行,听干部的言。
  “领导们在我那里来调研后,我就从五社跑到一社,来向领导道谢、送别,我们刚到几分钟。”“我跑完五个社,大家都反映,有领导给我们看病,有领导给我们技术,有领导给我们要政策,我们真的有盼头了,所以我们不怕热、不怕累,刚到这里,又听到这些让我们高兴的话,怎么不拍掌欢迎呢!。”办公室副主任谢家森的“亲戚”张玉华一口气没有说完,接着说:“有你们给我们的支持和关心,我们也有自尊心,我们会依照领导说的去做,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各位领导放心吧!”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