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4日上午,成都市青白江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室座无虚席,全体机关干部和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式,大家在对“十二五”畅想的同时,纷纷谈到了青白江区近年和未来的发展。
成都市人大代表彭兴树激动地说:“现在,无论从成绵高速公路、成青快速通道……任何一个入口进入青白江区,首先映入眼帘的都是一株株大树、一片片鲜花……清新湿润的空气,和谐生态的环境,让人丝毫察觉不到这竟是成都市的重工业高地,这竟是引发震惊全国的沱江特大污染事故的地方!”
青白江区人大代表黄祚余也说:“青山碧水的青白江回来了,这离不开我们青白江区人大扎实开展的水环境综合治理联合监督检查工作,未来的青白江区将更加绿色、生态!”
领导的批示件
2009年初,水环境综合治理联合监督检查工作拉开帷幕,青白江区区委书记孙建成要求 :将水环境综合治理联合监督检查工作作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的主要内容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不久,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传敏来到青白江区,就水环境综合治理联合监督检查工作提出要求:“结合实际,找准你们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重点突破,下大力气抓,抓出成效、抓出亮点。”
2009年3月17日,青白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安莉在工作动员会上明确:“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督促各个治水项目的顺利实施。”
区人大常委会迅速将该项工作作为工作重点,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成立了区人大常委会水环境综合治理联合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永明任组长,区人大办、财经工委、代联工委主任任副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根据青白江区是以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加工为主的工业区,又是工业耗水大区(重点工业企业年用水量为4750万吨)的情况,明确了以工业治水为重点,以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为难点的工作目标。
之后,青白江区水环境综合治理联合监督检查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工业污水治理上,政府、企业投入5亿元用一年时间治理污水,仅川化公司、攀成钢公司、玉龙公司三个重点企业一年就减排废水数千万吨,攀成钢公司、玉龙化工公司还实现了废水零排放……河道和乡镇污水治理方面,仅2010年,即清理河道垃圾4166立方米,河道清淤9000余立方米,打捞漂浮物40881立方米……8条主要河道,32条主要斗支渠水质得到很大改观……通过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大力推进,彻底改变了青白江的环境状况,城市形象得到了极大提升,农村面貌也焕然一新,青白江生态环境由此脱胎换骨,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看到青白江区在水环境综合治理联合监督检查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传敏专门批示:青白江区人大以水环境为抓手,依法监督,支持政府工作,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实现了生态区的历史性转变。希望总结经验,提炼精华,利于全市水环境治理监督工作借鉴。
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洲在《青白江区水环境综合治理联合监督检查工作情况汇报》上也作出批示:此项工作做得很好,区人大为之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望再接再厉,继续探索新时期水环境治理的方法,科学、有效、费省效宏,打造好生态宜居青白江,使该区名副其实。
网民的求救信
2010年10月底的一天,网民在人民网、天涯社区等发帖《一个农民向社会求救》、《一封求救信》等7次,反映青白江区清泉镇五桂村一组一屠宰场排放污水,导致村中下水道堵塞,粪水四溢,形成臭气熏天的“粪水路”,转眼间,网民便点击5万次,跟帖200个。
2010年10月31日,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洲在《成都网络舆情日报》关于“村民呼吁整治青白江清泉镇五桂村‘粪水路’”上作出批示:“望青白江区人大、政府共同处理好水污染,保护好水环境”。
2010年11月5日,青白江区人大常委会收到批示件后,常委会主任杨安莉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区政府分管领导认真落实,限期整改。
11月6日上午,区政府分管副区长范家堂、区政府区长助理、区环保局党组书记王前程召开了由区环保局、区商务局、区水务局、区交通局、清泉镇、成都市清云屠宰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明确提出了整改要求。
11月6日下午,区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清泉镇等相关单位人员赓即赶往现场开展调查,积极处理。
经调查得知 :网民反映的清泉镇五桂村一组“粪水路”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该路段长期受到重车碾压造成城市管网污水管道破损,加之成都市清云屠宰有限公司环保处理设施未正常运行,废水、废渣直接排入城市管网后从污水管道破损处渗漏到路面。区环保局环境监测站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该公司排入城市管网的废水存在超标情况,区环保局执法人员当即要求该公司立即停止生产,并对渗漏到外环境的废水、废渣进行清理,同时通知该公司法人代表到区环保局接受进一步调查处理。
11月6日现场调查后,区环保局、区商务局、区水务局、清泉镇、成都市清云屠宰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在成都市清云屠宰有限公司召开了现场协调会,明确提出了整改措施 :一是由清泉镇出面协调施工方,对破损的城市管网污水管道进行更换 ;二是由区环保局负责,督促成都市清云屠宰有限公司对污染物立即进行处置。
在青白江区人大的督促下,相关单位迅速开始组织实施整改。按照区环保局提出的具体整改方案,成都市清云屠宰有限公司立即对废水排放口进行了封堵,对该公司沉淀池中积存的废水、废渣进行清掏,对排入城市管网后从污水管道破损处渗漏到路面的废水、废渣进行了清理,区环保局每天安排专人到现场督促整改。清泉镇协调城市管网污水管道维护施工方对破损的管道进行了更换,11月9日,完成了新管道的埋设,11月14日,新管道埋设连通后已通水。
11月15日,王东洲主任在青白江人大《关于成都网络舆情日报<村民呼吁整治青白江清泉镇五桂村“粪水路”>反映环境问题的调查情况报告》上批示,青白江区人大工作认真负责,立说立改,效果很好,真正体现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工作态度,望继续努力,做好环境整治工作。
代表的心里话
水环境的不断改善,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
青白江区人大代表、姚渡镇芦稿社区党支部书记曾修和说:“社区这么多住户,它的污水排放出来后,第一次经过化粪处理,然后通过阴井管道,再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净化处理。从污水处理站出来的水就是很清凉的水了,栽庄稼养鱼都可以,老百姓很高兴。”
青白江区人大代表、城厢镇绣川河社区主任沈跃清说:“前几年,青白江区一些大大小小的河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水质污染的情况,人大对水环境的综合治理联合监督检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还要加强宣传,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共同整治好我们的水环境”。
“代表的心里话,我们一定要落到实处”。青白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安莉如是说。
为此,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挖掘此项工作的亮点特色,充分运用报纸、电视台、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立体式的宣传,做到报刊上有闻、电视上有声……通过宣传,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助推了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青白江区人大的积极联系和协调下,2009年5月,成都市人大和成都电视台《关注》栏目专程来青白江拍摄制作了一期题为《如何守护绿水青山》的专题节目,节目以该区姚渡镇芦稿社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前后的变化为切入点,反映了成都市和青白江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联合监督检查的过程,节目播出后,收到很好效果,群众高度称赞全市开展的水环境综合治理督查工作。
代表的心里话,人大的抓落实,极大地调动了青白江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水环境治理的热情。
在全区共同努力下,截止2010年12月底,青白江区区域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达到功能区标准,与入境相比,水质明显改善,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现在的青白江,满目青山绿水,处处鸟语花香,“森林长在城市中,城市建在森林中”的新型城乡形态初步形成。
面对未来,青白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安莉无限感慨:“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持续、长期的任务,更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必然要求。我们将不断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将青白江区建设成永远的青山碧水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