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基层人大 >

为了群众的美好期盼——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教师法执法检查纪实

时间:2011-05-30 来源:广安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作者:段方智 林辉 吴习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广安市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民生,2011年将教师法实施情况作为两部法律实施的执法检查之一,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履职尽责。
  “大班额”引发的思考
  2010年秋天,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到城区一所中学视察,结果发现该校竞然已达到百班万人,“大班额”现象触目惊心!与此同时,一些有关教育的深层次问题暴露出来——
  有县委领导讲,现在决定教师的调动,比安排一个乡镇党委书记还要困难;
  有市民反映,个别中小学教师在自己家里为学生进行有偿补课,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家庭不堪重负;
  有学校领导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绩效工资,广大教师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而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却没有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存在潜在的不稳定风险;
  有教师说,游戏厅、台球室、歌舞厅等对学生的负面作用太大,学校5天教育抵不过星期六、星期天两天的社会影响;
  ……
  针对以上情况,广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一致决定在连年听取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报告、听取职业教育工作报告、调研民办教育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教师法执法检查,再次关注教育事业。
  全方位进行“体检”
  3月25日至31日,执法检查组分别在常委会副主任王立祥、康永恒的带领下,深入5区市县中小学及职业技术学校、幼儿园进行检查。
  在武胜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检查组一行详细了解学校规模、专业设置、教学设施、学生人数、就业情况等,建议该校进一步加强社会调查,狠抓师资培训,提高培训水平,更多更好地培训初中级职业技术人员,让广大农村青年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就业致富本领。
  在岳池县示范幼儿园,检查组深入到食堂、寝室、教室仔细察看,一一询问。当得知该园针对家长不同需求,办有不同层次的班次时,大家甚感欣慰,希望该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
  在邓小平同志启蒙母校广安区翰林小学,检查组了解到该校通过近年发展,已建成为一所占地40亩,拥有教职工99人,学生2000余人,配套设施基本完善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检查组希望该校充分发挥独特优势,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深化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此次执法检查通过实地查看、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等方式,对各地学习宣传实施教师法及教师法实施办法情况,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教师待遇落实情况以及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3月31日,执法检查组听取了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教师法有关情况的汇报,进一步全方位地掌握了全市教师法贯彻实施的情况,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高度关注的话题
  4月25日至26日,广安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19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教师法执法检查报告。
  在分组审议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为广安的教育事业踊跃发言,建言献策。
  唐启华委员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总体数量不足,教师资源分布不均,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省上下达全市公办中小学校控制教师编制33171人,截止今年2月底,在岗30237人,空编2934人。但同时,全市还有1458名代课教师,并有在编不在岗的现象。
  封冀委员指出,尽管各级党政高度重视教育业的发展,倾力改善教育的软硬环境,但由于底子薄、欠帐大,经济发展速度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加上前几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城镇拥挤、乡下凋零的现象。
  杨润生委员说,目前对教师精神层面的关注较少,教师负面情绪较多,教师的实际待遇解决不够,特别是农村教师待遇普遍偏低。他建议,在要求教师尽职尽责的同时,也要加大对教师特别是基层教师实际情况的关注,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列席会议的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副主任汤晓红建议,适应教育“三个面向”的要求,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方式,尤其要加强新课改内容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迎接又一个春天
  4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直接将执法检查报告转交市人民政府,并要求按规定将研究处理情况在规定时间内报告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对进一步贯彻实施教师法提出了三点明确要求: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进一步提升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水平。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财政部门要切实按照教师培训经费相关政策要求,足额预算安排教师继续教育经费。
  ——以“十二五”规划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根据国家关于教育投入占GDP 4%的要求,省上关于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18%以上的要求,确保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将解决学校债务问题与当前化解政府负债工作相结合,减轻学校负担。将改善办学条件与其他项目建设、教师周转房建设等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将农村教师住房纳入城镇保障性住房统筹安排。充分考虑人口流动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优先规划城镇学校建设,制定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的治本之策。
  ——以实施教师绩效工资为契机,依法落实教师待遇。要尽快统筹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指导各区市县解决实施中的突出矛盾,努力平衡各区市县在过渡时期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采用财政补助、暂借、预拨等措施的差距。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做好其他津补贴和奖励政策的清理归并工作。要注重分配激励制度改革的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可以依法在条件具备的地方,由财政单独预算安排资金,对农村偏远学校教师等给予特殊待遇。
  5月2日,《广安日报》全文刊载了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教师法的执法检查报告,把当前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告知群众,接受社会的监督。
  5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部分同志,来到市教育主管部门,当面转达执法检查及审议意见。广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指出,要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为每个孩子创造公平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实现城、乡、村优质教育“无缝对接”,让广大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市人大常委会将以此为目标,把教育工作作为民生工程坚持不懈地加强监督,为了470万广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不断努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