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基层人大 >

八年监督绘画廊 四季嘉陵绿如蓝——广安市武胜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嘉陵江环境整治纪实

时间:2011-06-08 来源:武胜县人大常委会 作者:周青松 龚朴文 舒祖辉
  

  2011年5月27日,武胜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室响起热烈的掌声,县政府落实“江绿工程”决议顺利通过县人大常委会验收。千里嘉陵江贯穿武胜全境,流经31个乡镇,117公里,搞好沿江两岸的绿化对于保护水土流失、美化环境、旅游开发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武胜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嘉陵江沿岸生态建设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环境整治监督,取得了显著成效。

深入调研,整治环境刻不容缓

  为全面、客观、真实、准确地摸清嘉陵江沿岸环保与生态情况,2002年初,武胜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人大代表和环保、水利、农业等方面的专家20余人深入到沿江10多个乡镇、40余个村社、300多户群众家里开展调研,历时近4个月。调查的结果让每一位参与调查的同志感到心情沉重:县城年排放生活污水量达526万吨,城区内工业、企业和医院排放的污水58万吨,废渣5万吨,沿河乡镇发展的生猪、渔业等种养殖业废水残渣直接注入嘉陵江,使河水富营养化态势严重,水力侵蚀突出,再加上人为的采伐和破坏,沿江植被更为稀疏,湿地和动物逐年减少,水土流失逐年递增,沿岸生态环境岌岌可危。环境的恶化,给沿江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损失,据统计,江水每年淘走沿岸沙石10万余方,并以每年10%的速度急速增长;洪水期间冲毁房屋上千间,淹死家禽家畜上万只;沿岸树木过度砍伐、植被悉数破坏;江岸土壤退尽,岩石裸露,塌方处处;水污染严重,江河鱼虾大量死亡,鱼种无法繁殖;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间接损失上百万元……

作出决议,奠定坚实基石

  2002年7月25日,武胜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县境内嘉陵江沿岸林业生态建设的决议》(简称“江绿工程”决议)。决议提出在县境内117公里嘉陵江两岸建成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两条森林绿化带,形成顺江而下的“绿色长龙”、名符其实的“百里绿色画廊”,要求一年起好步,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八年达标建成。至此,拉开了武胜县嘉陵江环境整治的序幕。2002年3月和5月,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和第32次会议相继通过了《关于加强饮用水卫生建设管理工作的决议》和《关于加强全县城镇“三废一噪”治理工作的决议》,将饮用水卫生工作纳入整治目标。2003年至2004年,县十四届人大三、四次会议相继将《加强桐电库区水质保护,确保县城及库区周边群众饮用水安全》和《对桐电库区沿岸城镇人畜粪便实行沼气化处理后排放》立为议案,对沿江乡镇发展的种养殖业、餐饮娱乐业废水残渣排放进行了规范。上述决议和议案为嘉陵江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督促落实,吹响环境整治嘹亮号角

 为确保嘉陵江环境整治工作收到实效,县人大常委会加强了对决议、议案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一是督促县政府将嘉陵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写入《武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每年将其作为县政府年度工作目标之一,督促其把《嘉陵江武胜段水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量化到部门和各个排污单位,加强督查督办,要求就相关情况及时汇报;二是结合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督促相关部门积极履行职责,加强对影响嘉陵江环境的个案监督;三是每年都组织县人大代表对该项工作进行调研、视察及执法检查,对沿江乡镇污染防治与治理、责任单位绿化任务完成、责任区的保护、相关职能部门执法等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县委汇报,向政府通报,提出工作建议,并责成相关部门对破坏水资源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四是督促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江绿工程”建设资金投入,督促乡镇、县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各级组织和社会团体,定责分区,承块包片,建立落实义务植树五包责任制,利用节假日和固定时间植树造林。近年来,全县上下通过争取长防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等项目资金和认绿捐款、社会投入等方式,先后投入10845万余元资金用于“江绿工程”建设,完成植树造林7.2万亩,封山育林10.32万亩,零星植树2476万株。桐子壕水电站充分发挥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涝时泄洪、旱时抗灾的重要作用。华润蓝剑(广安)啤酒有限责任公司投资800余万元安装了自动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日处理废水废气2200余吨。县人民医院投资40万元建成污水治理工程并投入使用。县中医院投资30万元采用国内最先进的JW无动力三级污水净化装置,日处理医疗废水300吨。万千饲料公司投资1740万元建成污水处理系统并投入使用。

检查验收,百里画廊浑然天成

  2011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力量对“江绿工程”决议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嘉陵江沿江两岸初步形成了生态景观绿化区、生态植被恢复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区、园林景观绿化区和农业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由2002年的23.4%上升到目前的33.6%,提高了10.2个百分点,嘉陵江117公里两条森林绿化带已成雏形,基本达到了决议要求。
  如今的嘉陵江畔山青水碧、绿树成阴,成片松柏、竹林、意杨和生态经济林已将沿江两岸装扮得苍翠葱绿,吸引着无数游人到此休闲度假,尽情感受嘉陵的柔美江水、观赏嘉陵的旖旎风景、体验嘉陵的古镇文化、品味嘉陵的淡雅鱼香……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