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营山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三十五次会议,讨论审议了《关于办理营山县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报告》,听取了营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办理代表建议的情况汇报。会议认为,县人民政府收到代表建议后,及时召开政府常务会和交办工作会议,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及时办理,用亲民理念诠释代表建议,成效十分显著。截至目前已办复80件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其中已解决或采纳的22件,占27.5%;正在解决的56件,占70%;列入规划解决的2件,占2.5%。通过意见反馈,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98%,是2007年以来代表满意率最高的一年。 2007年,营山县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通过营山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决定。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民生建设,各级人大代表提出许多宝贵建议,议案的质量明显提高,代表们的建议成了发展民生事业的重要力量。营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人说,文来文往是公文传送的一种形式,人来人往是工作交流的一种创新,只有人来事往才是做好工作的目的。今年在答复代表议案、建议时,县人民政府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围绕民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基地、修公路、抓流通。针对王茂柏等代表提出的《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推进农业产业特别是山区农业产业加快发展的建议》,制定了“贯通一轴、发展两冀、建设三村、打造四区、培育五带、做强六企”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培育坝区高效农业、城郊观光农业、山区生态农业等特色鲜明的产业板块,推进产业特色化、特色基地化、基地品牌化。整合相关政策和项目,鼓励支持山区因地制宜、连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抓好双流生姜、明德茶叶、绿水花生和速丰林、核桃、草食牲畜等产业,规划建设万头肉牛、万只黑山羊养殖示范片,支持蚕桑基地建设。在消水发展富源兔业,在普岭建成园中园养殖场,在涌泉建成肉牛养殖场。特别是在法堂、新店发展万亩血橙产业园5000亩,在大庙发展优质核桃3000亩,对山区产业发展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针对肖光忠等代表提出的《加快交通建设,特别是通乡油路、村道公路建设的建议》,县人民政府立足川东北,面向全四川,努力打造枢纽营山、全域营山。南大梁高速营山段完成投资3.2亿元,征地拆迁基本完成,西互通连接线建设获准立项;川陕渝高速、西渝高铁过境营山基本确定,“和谐号”动车组将在营山始发停靠。启动实施三兴至茶亭、高码至太蓬等断头公路11条40余公里,实施新民桥等危桥整治,建设村道公路120公里。针对魏家尧等代表提出的《关于改造大修营仪公路的建议》,今年将骆柏路、营徐路、营星路等3条县级公路改造列入政府工作计划,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待完成招投标后立即启动实施。针对敖红蔚代表提出的《关于建设川东北商贸物流集散地的建议》,把打造更强的三产物流体系、更优的商贸服务业态作为建设川东北商贸物流集散地的重要抓手。建设大物流体系,规划建设城南物流园,做大建材、家俱、水果等专业市场,完成四个综合农贸市场的改造,支持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和建设配送中心,成功招商引资2亿元,在北部新城打造1.03万平方米大型购物中心。建设大商贸体系,打步行街,提升城市品位;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扩大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以旧换新规模,引导大型超市、连锁店向农村延伸,积极组建农产品收购连锁企业,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根据县工商协会的负责人介绍,东升镇农业服务中心通过大型连锁店把东升葡萄销售到了重庆、成都、绵阳等地。白坪乡与达州的渠县、广安的岳池接壤,柏油路修好后,当场天就有五、六辆汽车到白坪乡收购核桃,全乡境内仅核桃一项收入过万元的就达到60多户。 围绕民盼,积极发展城市宜居宜业,治河、治污、抓城管。针对陈兴智、闵青荣等代表提出的《加快推进南北两河治理,尽快启动南门河综合治理的建议》,今年上半年,南北两河综合治理完成投资3.25亿元,污水处理厂、绿化景观建设等加快推进,湿地公园、白塔公园开工建设,“两园一带”景观长廊基本成型,“还北门河一河清水”目标可提前实现。在强力推进北门河治理的基础上,年初召开了南门河治理专题会议,并委托成都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拟定初步设计方案,计划通过安装截污干管和对部分地段疏通、绿化的方式进行治理,预计年底前启动实施。针对李茂盛等代表提出的《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特别是加强对县城车辆乱停乱放的整治力度的建议》,围绕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持续整治“五乱”行为,深入开展“七进”活动。投资400多万元完成渌井—朗池沿线风貌整治,投资2000万元完成北门河复兴桥至太平桥河段风貌整治。上半年实施市级重大项目22个,已完成投资26.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4%。在主要街道安装人行道隔离栏3000余米,有效实现人车分流。在城区重要路段建设红绿灯电子抓拍系统和高清卡口,组建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执法队,针对龙开俊代表提出的《加强城市噪音污染治理力度的建议》,开展噪声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对县城交通、商业等各类噪声进行梳理排查,制定整治方案,落实责任单位。在重点时段,对重点地点进行轮流巡查、定点守候,对高音量进行限制;在学校、医院等重点地段增设禁鸣标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禁噪意识。目前,城市噪声污染有效缓解,但个别地段噪声扰民问题依然存在,禁噪工作还需加倍努力。 北坝社区党支部书记罗丰余说,搬迁北坝木材市场在过去一直认为是不可能做成的事情,因为既要规划新建木材市场,又要向50多户木材老板做搬迁工作,涉及到搬迁后的居所、子女读书、经营损失等问题非常棘手。今年县政府根据人大代表建议,组织工商、规划建设、城管执法局、朗池镇党委政府等部门共计30多人,用了近两个月时间,顺利搬走了在此经营了30多年的木材市场,为4000多户、近20000居民创造了安静舒畅的生活环境,。 围绕民需,积极发展社会事业,重规划、强队伍,解民难。针对杨全代表提出的《关于增建幼儿园的建议》,为保证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向省市争取,获批新改扩建规范幼儿园14所。无偿划拨土地4亩,支持实验幼儿园建设和发展;投入350万元,新建机关幼儿园教辅用房2600平方米。针对司治汉等代表提出的《加强乡镇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及人员管理的建议》,大力实施“511人才工程”。今年新招聘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80名,充实了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同时制定出台绩效考核办法,加强乡镇卫生人员管理,全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针对王元生代表提出的《关于解决“三无”人员医保问题的建议》,从今年4月1日起,将全县“三无”人员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畴,其医疗费用除中、省、市补助外,其余部分在城镇居民医疗救助资金中支付。针对徐乐明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市政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对县城背街小巷进行硬化的建议》,对县城主要街道2700余平方米的松动人行地砖进行了全面维修,对绿化带及人行道进行了改造,新铺装人行道1200平方米;对城南一小外面和小东街近1000平方米道路进行了硬化,并即将启动东门巷等背街小巷的硬化工作;完成了16处下水道的疏通维修工作。 徐乐明代表说,县政府根据建议,不仅把小东街硬化了,贴了地板砖,还栽了行道树,安了路灯,居民晚上散步也不担心害怕了。今后我们还要多做民意调研,在县人代会上提更多更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