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助力新农村 共建美好新生活——营山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新农村建设情况侧记
时间:2013-07-15 来源:营山县人大办 作者:鲜亮/文 李林锋/图


 

  新农村建设是国、省、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营山是如何实施这项重大战略的?全县新农村建设究竟怎么样?在深入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哪些工作还需要加强和改进?带着这些问题,6月21日,营山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驻营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对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
  万亩高标准农田:稳定粮袋子
  视察组第一站来到素有“营山粮仓”之称的济川乡向坝村。放眼望去,田网、渠网、路网“三网”配套的高标准农田映入视线,郁郁葱茏的秧苗一望无际。据营山县农牧业局负责人介绍:这是该县整合资金、打捆实施的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涉及3个乡镇13个村15000亩。通过该项目,项目区保灌率从30%提高到了80%,农田的复种指数和土壤保水、保土、保肥能力显著提高,年亩产可提高150公斤左右。
  一路视察一路欢喜,视察组既肯定成绩,又提出建议:新农村建设要始终立足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牵引作用,以更大的力度培育扶持一批种粮大户,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千方百计保证粮食生产能力。
  现代农业示范园:鼓足钱袋子
  “如果没有产业支撑,新农村就是空壳村,农民增收更是一句空话。”在视察车里,代表们热议新农村建设中的这个难题。
  走进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代表们欣喜地看到,这一难题正在破解:一排排钢架大棚望不到头,路网水网四通八达,时令果蔬青翠欲滴,产业工人忙个不停,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据介绍,该园由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研究所规划,涵盖5个乡镇26个村、268个社,规划建设面积6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规模大、档次高、示范强的林果、蔬菜、畜牧等产业。目前,园区一期核心区已建成蔬菜基地2100亩、果品基地5000亩、珍稀苗木基地1500亩、速丰林基地1550亩,扶持招引龙头企业5家,培育各类农民专合组织31家、业主大户42户。
  “没想我们营山的农业也能发展到这个水平。”省人大代表郭小华感慨的表示,今后她将通过各种渠道发动更多的群众关注、参与现代农业发展,不断鼓足农民的钱袋子。
  连排“乡间别墅”:农民新房子
  来到东升镇玉帝新村,错落有致的“乡间别墅”在雨后显得格外耀眼,房前有菜园,屋后有果园,楼上有观景阳台,室内有旋转楼梯,周围是特色产业园,水泥公路延伸至家门口……代表们的脸上写满了惊叹:太漂亮了!
  东升镇玉帝村是南充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一区八镇九村”的试点村之一,规划占地106亩,由具备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经验的设计研究院进行的高标准规划和设计,主要采取“依托征地拆迁、整合项目资金、财政适度投入、多元共建新村”的模式推进建设。”新村办主任刘春初说。
  视察组边看边议,建议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上要因地制宜,要充分尊重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习惯;要大力发展立村产业,确保住得进、稳得住、能致富;要不断提高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的能力,使老百姓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管理的主人。代表们还了解到,今年全县重点实施的其他16个示范新村建设也正有序推进。    
   21项公共服务:过上好日子
  “村庄已经实现‘水电路视讯’全覆盖,公共服务全配套,办个啥事方便得很,现在我们就象城里人的生活,而且还有好多城里人还羡慕不已!”玉帝村支部书记说。“配套完善的新村公共服务是我们的目标。”陪同视察的副县长杨荣甫接过了话头:“目前16个示范新村的公共服务中心已全面建成,配套完善了村民活动中心、村卫生室、村民健身中心、农民书屋、便民服务中心等便民便利设施,其中玉帝新村的公共服务项目达到了21项,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杨县长话音刚落,周围已是掌声一片。
  视察结束了,新农村整洁美丽、充满活力的现状,让视察组的讨论更加热烈。代表们建议,要坚持科学规划,既要做到适度超前,又要突出地域特色;要突出产村共融,努力实现“楼上安居、楼下就业”;要注重农旅统筹,力争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农业旅游的知名品牌;要加大宣传引导,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新农村运行管理的机制体制……代表们紧扣工作实际,各抒已见,献言献策,共同描绘着营山新农村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