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资阳市委探索出领导人大工作的“四个一”机制
时间:2013-07-16 来源:人民权力报

  成为资阳人大工作的——生机之本  活力之源
  编者按:近年来,资阳市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工作的“四个一”机制,即:一年一部署,将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列为市委常委会议题,每年年初专题研究部署;一年一专题,每年年中市委书记带队到人大机关听取专题工作汇报,研究人大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一年一培训,每年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代表培训,对市、县、乡三级代表分层次轮训,市委书记亲自作辅导报告,同时进行代表履职经验交流;一年一交流,每年择优推荐人大机关中青年干部到一线重要岗位上工作。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张东升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各地学习借鉴。
  “在新形势下,党委如何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促进人大工作发展?人大常委会如何主动接受党委领导,始终把人大工作置于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资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勤宏介绍,自去年换届以来,经过探索实践,资阳市逐步建立起了党委领导人大工作“四个一”工作机制,找到了切实加强党对人大工作领导的路径和方法。

一年一部署 市委专题研究人大工作

  资阳市委历来高度重视人大工作。近年来先后建立了市四套班子主要负责人每周一“碰头会”制度,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书记列席市委常委会,四套班子秘书长联系会议,重要工作征求意见和情况通报会等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
  2012年换届后,为加强对新时期人大工作的领导,资阳市委于2012年2月24日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人大工作。
  “幸福资阳是什么?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幸福资阳为何建?500万资阳人民的美好向往和共同心愿!幸福资阳怎样建?‘五个文明’一起抓,‘六大建设’一起上!”市委书记李佳的话语拉开了研究部署人大工作的序幕。
  “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的核心,我们要立足人大,跳出人大,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谋划人大工作。”罗勤宏在会上说,“我们在全市人大系统开展了‘人人创先争优、共建幸福资阳’的思想大讨论,人大工作的目标更明确,就是‘建设幸福资阳’;主题更鲜明,就是‘推进科学发展、推进法治建设、推进人民民主’;思路更清晰,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融发展,经济增长、文化繁荣、社会公正和谐共进……’”会议通过了指导新时期人大工作的“1345”届期工作意见,即围绕“建设幸福资阳”这一目标,突出“发展、民生、稳定”三大重点,加强“决定、任免、监督、调研”四项工作,深化“思想、组织、制度、作风、素质”五大建设,为加快推进“两个着力”,建设幸福资阳提供强劲动力和良好环境。
  2013年年初,资阳市召开市委三届三十一次常委会,再次专题研究部署了人大工作。
  资阳市委连续两年将人大工作列入常委会议题,与党政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并将之形成了一种制度,充分体现了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彰显出人大在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使人大工作做到了“与党同心、同向、同步”、“与民共进、共享、共荣”。

一年一专题 确保人大工作务实推进

  “对人大工作‘有请必到、有件必签、有问必答、有难必解’。”李佳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去年6月,李佳到市人大机关听取人大工作专题汇报后,每年年中市委专题听取市人大工作汇报也成为一项制度。
  今年6月,李佳再次到人大常委会机关听取人大工作专题汇报,研究当年人大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对人大工作提出新要求。
  李佳指出,今年的审议工作报告、开展工作评议、做好执法检查、推行代表述职等10项年度重点工作,尤其是对“吃得健康、喝得放心、呼吸得清新”等重大民生事项的监督工作,很有意义,一定要组织好、落实好。在工作中,要更加注重服务发展,更加注重作用发挥,更加注重固本强基!
  李佳强调:“支持人大工作就是支持党委的工作,不支持人大工作的党委书记是不称职的党委书记。各级党委要在‘四个有’的基础上,做到‘三个进一步’,进一步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支持人大依法履职,进一步为人大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在实际工作中,李佳在各种重要会议研究人大工作12次,对人大依法履职、组织体系和自身建设、代表培训宣传、调研工作等作出19次重要批示,切实帮助解决了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六个方面13个具体问题,为人大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和工作领导,有力地推动了人大工作向前发展,促进人大体系建设和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市委的支持下,市人大常委会已增设宣传培训中心、预算工作委员会、代表联络处等工作机构及其内设机构5个,增加行政编制3名、事业编制7名;各县(市、区)人大常委增设了研究室等工作机构。各县(市、区)党委坚决贯彻市委要求,纷纷建立了县委定期听取人大工作汇报制度。

一年一培训 增强代表履职能力

  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活力在代表。经资阳市委研究,决定每年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代表培训,对市、县、乡三级的新任代表、继任代表分层次轮训。
  去年9月18日,资阳市组织新任代表和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进行培训学习,参会人员有全市新任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共计350余人。
  “学理论、看形势、议热点、促发展”。在培训会上,350名参会人员认真聆听专题辅导报告,考察参观资阳规划展示馆、城东新区等,认真探讨资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大工作。4天会议期间,让大家进一步认清了形势,增强了信心,受到了启发,明确了目标,增添了干劲,收获很大。
  学习培训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履行代表职务。一年多来,资阳市人大代表将学习所得转化成了代表履职的生动实践:深入基层调研2305人次,走访群众听取民意1969人次,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365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904件,形成了98件代表建议,仅仅是重点建议,就促进解决农村10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一年一交流 激发干部队伍生机与活力

  当部分地方人大常委会机关存在着干部对外交流难的问题时,资阳在这个问题上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式。
  今年6月,市委决定每年择优推荐两名人大中青年干部到一线重要部门重要岗位交流任职。此举无疑将极大地调动人大机关干部的积极性,确保人大机关的生机与活力。
  此前,资阳不断探索加强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在市委的支持下,近四年人大机关先后调进6人,调出4人,提拔重用5人。2012年还选派 9名干部到党校、高等院校学习培训,提拔人大机关4名县级干部、6名科级干部。
  干部提拔交流机制的建立,进一步为人大工作提供了良好环境和强大动力,形成了人大干部“进得来、稳得住、出得去”的格局,确保了人大工作顺利开展。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资阳人大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工作,精彩作为,听取和审议29项专项工作报告;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7人次;开展9大重点课题调研并提出94条重要意见;作出奋力实现“五年总量翻番 再造一个资阳”发展目标等12项重大决定决议……为推进“两个着力”,建设幸福资阳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罗勤宏看来,人大机关与党政机关实行干部双向交流,党委重视是关键,提高人大机关干部的素质是基础。“我们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思想、组织、制度、作风、素质能力’五大建设,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和谐型’五型机关,锻造一支充满激情活力、一心干事创业的高素质的人大干部队伍!”
  罗勤宏说:“‘四个一’机制是人大工作的生机之本、活力之源。其中,‘党委部署’是核心,指明前进方向;‘专题会议’是关键,确保工作落实;‘代表培训’是基础,增强履职能力;‘干部交流’是导向,激发生机与活力。其内容涵盖了人大工作的思想、组织、工作、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为人大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履职基础、运转保障、工作环境,同时带动县(市、区)党委不断强化对人大工作领导,必将为做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人大工作产生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本报通讯员  陈  卓  骆玉兰  本报记者  钟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