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夯实人大工作基础
时间:2014-05-28 来源:西充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 宋昭绪 赵晓平
  中央要求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义十分重大。针对人大工作实际,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是确立什么信仰、建立什么关系、展示什么形象的重要课题,是学习、教育、实践的关键问题,是一个非常现实、非常紧迫、有利长远的现实问题。为此,从人大工作实际出发,对这三个问题浅谈一下个人观点。 
  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人大工作者怎么看? 
  1、强化认识,深刻理解。“为民、务实、清廉”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梦想”的时代箴言,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执政生命线。 
  这是一场“为民”的及时雨,滋润心田。为民,就是要把人民放在心上,多做“顺民心、惠民生”之事,不行“逆民言、损民利”之举。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当前,西充正处在突破发展的关键期,顺势快进的攻坚期,值此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之际,真可谓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一场甘霖,必将大补精神之钙、清除作风之弊、祛除行为之垢、汇聚发展之力、增强惠民之效,将有力推动西充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特色发展,让全县人民最大限度共享发展成果和改革红利。 
  这是一次“务实”的集结号,赋予责任。务实,就是要把工作落到实处,重实际、重实践、重实情,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完善真理;重结果、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务求看得见数得着的发展实绩。面对西充发展的良好态势,人大机关应在“依法、务实、求精”上狠下功夫,在“打造和谐团队,争创一流业绩”上加倍努力,在“科学、公正、主动、实绩、高效、务实”六个关键词上真抓实干。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出一条“工作的战场、成长的摇篮、生活的乐园”的人大机关新路径;坚持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团队建设,吹响“提升工作水平,推动工作落实”的集结号,更好地服务“三会”、 服务代表、服务群众。 
  这是一针“清廉”的强心剂,洗涤灵魂。清廉一身平安,实干造福百姓。要把人大工作者塑造为“廉洁之躯”,增强“免疫力”,做到公道正派。俗话说:“花以芬芳而美,官以清廉为贵”。“廉洁从政”应成为每个同志的座右铭,切实做到“赞扬声中不陶醉、名利诱惑不动摇、原则面前不让步、是非面前不含糊”,真正达到“公权不私用、公物非私有”的精神境界。人大工作担负着“为民代言、加强法律和工作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等重要职责,清廉、公正与否,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机关形象和社会满意度。为此,在本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对每个人大工作者而言,这既是廉洁的甘露入心海、警醒的钟声响耳畔,又是对个人价值坚守的一次考验和人生选择的一次检阅。 
  2、视民如水,载舟前行。习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和先进典型,认真查找差距,对症下药,改进不足,永葆本色。总书记的告诫深刻阐明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舟水关系的辩证问题。古人云:庶人安政,君子安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目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要求执政党的领导干部要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的“舟水”关系问题。 
  端正态度,“舟”要感恩“水”。有水方能行舟,舟离水寸步难行。党员领导干部务必深刻认识,端正态度,摆正位置。历代有识之士都认为“民为帮本,本固帮宁”,只有广大民众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繁荣稳定。人大常委会及人大工作者如何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履行好保障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各项职能,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便是对人民群众最好的回报、最好的答案、最好的感恩。 
  深入基层,“舟”要常在“水”中。党员干部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要经常广泛深入听取意见。首先,要心入基层,设身处地地掌握群众所想,顺应群众所盼,督促解决好农村“五保户、特困户、低保户、下岗失业人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其次,要身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扎实开展“进村入户,问情联心”活动,为困难群众解决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再次,要常入基层,关心群众疾苦、听取群众心声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应付检查,不能“阵风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而是要始终如一坚持,确保领导干部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持久化。 
  接受监督,“舟”要依靠“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依靠群众集体智慧,积聚群众全部力量,才能战胜困难、成就梦想。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借托的期望和要求均在不断提高,面对思想、生活和社会日益多元的现实,人大工作不再是“二线”工作,人大工作者也不是“退居二线”之人,履职能力强不强、监督力度大不大、民声反应好不好、民利维护够不够,已成为人民群众对人大及人大工作者检验的标准。我们必须树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箴言观,必须树立“监督者首先被监督”的法制观,必须树立“干部好不好,群众最知晓”的群众观。要主动接受监督,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请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受人民评判;给人民代言,让人民满意”,永远与人民群众在一起,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永远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判。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数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事的事业是民心所向,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只要我们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只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改善民生,就能战胜一切困难,破解一切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潜伏在广大党员干部中的“老虎”或者“苍蝇”,他们的蜕化变质和违规违法犯罪,大都是从脱离人民群众开始的,直至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才遭遇“覆舟”的灭顶之灾!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值得警醒和深思!作为新时期的人大工作者,应当做视民如水、舟水同心的带头人。 
  二、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人大工作者怎么办? 
  为民务实清廉,既是当前开展群教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和新的历史时期对党提出的时代要求。全党同志应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何正确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呢? 
  最首要的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毛泽东同志说: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在激励人们前行的力量中,最深入、最持久、最有力的是信仰的力量。正如夏明翰烈士慷慨就义前写下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力量呢?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精神力量,这正是对共产主义理想追求的精神力量。回顾历史,不难看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壮大,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为国家图富强,为人民谋利益”的崇高理想。正因为有这种崇高理想,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才能把服务人民、勇于牺牲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才能以坚定的意志战胜艰难险阻,才能以无畏的勇气克服风险挑战,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最核心的是要有根本的价值追求。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认真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就要有根本的价值追求,保持坚定立场,始终矢志不渝,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做到了这一点,就能自觉地从“为民务实清廉”出发来想问题、办实事、作决策,自觉树立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反之,就会信念动摇、精神懈怠、价值错位、追求偏向,就不可能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做好事,就会脱离实际、不求实效、推卸责任,就无法取信于民、挡住诱惑、守住操守,就不可能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甘于牺牲。在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上,人大工作者就应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最关键的是要有贯彻执行的具体措施。俗话说:“发乎于心,践之于行”。要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崇高的价值追求,关键是转化为具体措施,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与根本要求;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确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掌握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把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更加自觉地投身于改革、发展、维稳的主战场,在为实现中国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的实践中,实现个人的理想、体现自身的价值、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人大工作者怎么干?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做好人大工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民主机关、法制机关,只有植根于民,才能更加坚实;只有赢得民心,才能更加牢固;只有真正为民,才能获得支持。我们要在深刻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联系人大工作实践,提升人大工作水平,切实做好人大工作,重点从四方面着力。 
  (一)善于倾听民意,做“真”人大工作。人大的权力来之于民,如何更充分地体现民意,更真实地反映人民的要求、愿望和呼声,不仅是人大工作的职责,也是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西充县人大工作始终以促进发展和维护民利为核心,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听取群众意见呼声,使人大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基层。一是科学选题,问需于民。在制定全年工作要点时,根据人代会上热议的课题,一改过去“关门”定议题的办法,采取倾听意见、走访座谈、实地调研等方式,注重从来信来访和建议意见中收集分析群众的诉求和期盼,真正把群众反映突出、反响强烈、矛盾尖锐、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吸纳进来,找准群众的愿望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科学合理确定专项工作报告、审议议题、被评议单位等,使人大工作更加贴近民意、合乎民愿。二是开门议政,问计于民。进一步拓宽群众直接参与人大工作的平台和渠道,每次召开常委会都邀请乡镇人大主席、基层代表和公民列席会议,及时向社会公布监督工作计划。在视察调研活动中,注重深入基层,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实现公众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和有效参与。三是接受监督,增强透明度。县人大常委会不断丰富对外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强化社会监督,尤其是把人大的各项活动、作出的决议决定,通过《公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并设立主任信箱,加强与代表和群众的交流互动,自觉把人大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二)坚持履职为民,做“实”人大工作。人大工作的本质,就是替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只有通过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多察民生之情、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西充县人大始终坚持发展和民生并重的观念,不仅高度重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密切关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就业、就医、安全、环保等问题,使人大工作与全县发展紧紧相扣,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始终坚持依法履职与跟踪问效并重的观点,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难度较大、群众关注度高的事项和问题,一方面加强审前调研,提高审议质量;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审议意见建议制度,认真听取“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工作报告,及时形成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使监督工作有始有终,有头有尾,让广大群众真正看到变化、见到实效、得到实惠。 
  (三)发挥代表作用,做“牢”人大工作。代表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做好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是密切联系群众、着力为民服务的有效方式。县人大常委会在代表工作上始终坚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代表联系选民、代表向选民述职、接受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制度;二是经常组织代表参与培训学习、意见征求、视察调研、建议办理、民意收集等活动,加强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三是以“五带头”、“六个一”、“三为三实”为载体积极开展代表活动,为代表履职搭建平台,拓展代表履职空间,提升代表履职成效。 
  (四)坚持不断创新,做“活”人大工作。创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永葆生机的根本动力,是人大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的力量源泉。西充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注重正确处理依法行权和积极创新的关系,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一是创新监督工作。依法开展了对“莲花湖景区建设管理情况”的专题询问、县教体科局等五个单位的工作评议,在一问一答、上下互动中使政府工作更好地置于群众和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二是创新代表工作。以“五带头”、六个一、三为三实”为载体,使代表走上了“产业发展领头人”、“社会事业带头人”、“关爱活动负责人”、“经济发展献计人”等行列,有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特色发展,使代表在各自不同的岗位建功立业,积极建树良好形象。三是创新自身建设。加强常委会党组的理论学习、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业务学习、人大机关干部的周五例会学习,坚持开展会前学法、分组讨论、理论研讨、视察调研等活动,提高依法监督能力和水平。加强人大制度建设,清理修订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改进文风会风,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强化对乡镇人大的沟通联系和工作指导,开展优秀个人、先进集体评比活动,鼓励干部创新创优,增强机关凝聚力和人大工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