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什邡市城北小学工地,一座5层高楼已经拔地而起。从工程开建到完成结构封顶,短短两个月时间,北京援建者以超常规的速度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口支援什邡的北京市,从项目援建、智力支持、产业合作三个方面全力援建,三年总盘子不低于70亿元。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目前北京援建资金已到位22.17亿元,约占2008-2009年度安排资金的84.48%。广青公路、农村永久性住房、城市廉租房、什邡市人民医院、实验小学等14个交钥匙项目分别开工。 现场:开建项目春节不停工 春节临近,北京援什项目工地上依旧一片忙碌的景象。在什邡城北小学建设现场,工人们有的运送建材,有的浇铸水泥地……负责该项目的生产经理王兴国告诉记者,和这些工人一样,今年春节他也将坚守岗位。 “好天气大干,雨天小干,节假日照常干,夜里挑灯干。”这就是北京援建者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正是因为这份坚持与努力,北京援建者以5天一层楼的惊人速度建设什邡人民的新家园。 其实,这是王兴国工作30多年来第一次不能回家过年,虽然无怨无悔,但怕家人会伤心,所以至今还瞒着家里人,因为不知道怎么开口。 在北京援什项目各个工地上,项目经理们早就安排好春节的值班表。为了保证工期,也为了帮助灾区人民早日恢复生产生活,工人们都义无反顾地表示愿意春节继续留在工地奋战。说起不能回家过年,他们淡淡一笑:“什邡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质量:建设标准将“适度超前” 框架结构、100%混凝土现浇筑、高标水泥和钢筋……在什邡市的东部,呈“北”字形设计、建筑面积达7576平方米的北京小学教学楼建设工地上,地面一层等待现浇混凝土的钢筋柱子林立,160多名来自北京建工集团三建公司的工人正在忙碌着。2009年7月底之前,崭新的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将在这里矗立。 除了北京小学,实验小学、南泉初中、城南学校等6所学校先后开工,7所学校总投资达3.7亿元。其中,规模最大的什邡市职业高级中学投资达1.99亿元,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可招收100个班级的学生。 北京市对口支援地震灾区指挥部前线分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指挥栾德成表示,这7所学校以及之后将建设的农村中小学校都不会使用预制板,全部进行钢筋混凝土现浇。在建设标准上,援建学校都将“适度超前”。 特色:“京”字号项目的科技力量 如今,一说起由北京援建者建设的节能屋,大家会联想到“绿色、节能、环保、循环”的北京理念。这些由再生材料建成的房屋现在不仅成为什邡市福利救助中心的永久性住房,也具有防火、保温、隔热等多种优点,房内安装的是太阳能热水器、节水马桶,餐厨垃圾经环保处理后变成有机肥用于农业。随着援建进度向纵深推进,北京理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当地的建设中。 援建过程中,北京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派遣数百名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对口支援工作中,参与规划编制、设计的6家规划设计院全部拥有甲级规划设计资质,参与施工的均是具有特级资质、参加过奥运工程建设和抗震救灾战斗的“京”字号建筑企业集团。 项目建设中,北京援建者更注重依靠科技力量,推广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以提高援建项目的节能降耗水平,实现安全、节能、环保。在什邡,房屋建筑项目施工均采用在北京已相当成熟,当地却很少运用的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同时坚决贯彻执行国家验收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对土壤氡浓度、砖瓦砂石料等各种建筑材料放射性进行检测。此外,北京市已有高科技企业参与什邡市灾后恢复重建,将废墟建筑垃圾变成建筑材料,帮助什邡市发展循环经济。 2009年,是援建项目的集中建设年。围绕北京市对口支援什邡灾后恢复重建3年计划和什邡市灾后重建的实际情况,39个援建项目将于今年全部开工建设,为什邡市实现“一年恢复活力,三年完成重建,五年经济翻番,十年建成现代化新什邡”目标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