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爆竹声中 他们坚守岗位——北京对口援建什邡项目工地现场见闻
时间:2009-05-08 来源:四川省政府网
  春节,什邡市的大街小巷都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在北京对口支援什邡的各个项目工地上,已经开工的14个援建项目并没有停工,400余名北京援建者像往常一样工作着,在工地上迎来新的一年。
  现场见闻 一
  人物:张文桐
  地点:马井中心学校项目工地
  走进马井中心学校,一幅标语首先映入记者眼帘,“忘记团圆,倾心奉献,真抓实干,确保3月15号结构完。”项目执行经理张文桐告诉记者,这是承建方为鼓励工人们专门制作的。
  作为此次对口支援灾区的建设者之一,张文桐于去年11月9日来到什邡,今年已40岁的他还是第一次不能在家过春节。“虽然也想回家过节,但为了灾区,我们的工程进度一天也耽搁不得。”张文桐工作的马井中心学校建设项目属于交钥匙工程,设有小学部和初中部,占地4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学生1200名。
  说起远在北京的家人,张文桐笑着说:“这几天,我每天都给他们打电话,他们都能理解我的工作。”
  现场见闻 二
  人物:罗元强
  地点:城北小学项目工地
  在城北小学工地,3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地工作,即便是大年三十仍然24小时不停工。
  罗元强和妻子去年10月来到什邡后就再没回过家。从1991年到现在,罗元强已经干了10多年的木工活。记者采访他时快到中午,他看了看时间说:“现在,老家的家人们肯定都开始吃团年饭了。”罗元强告诉记者,他有两个孩子,因为在外地,孩子一直都是父母在照顾,过年了,虽然很想念家人,但工程工期紧、任务重,他们只能留在工地度过这个春节。
  工人们的辛苦换回的是城北小学两个月就结构完工的佳绩,因为工作强度大,罗元强和妻子的体重一个月就瘦了6斤多。罗元强说,除夕夜零点钟声敲响时,他专门打电话给家人,祝老人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祝孩子们快乐成长、学业进步!
  现场见闻 三
  人物:徐杨
  地点:廉租房项目工地
  中午12点10分,记者来到廉租房项目工地,看到26岁的徐杨仍在忙碌着。他负责工程监理,说起不能回家过春节,徐杨笑笑说:“习惯了,我两年多没回过家了。”
  其实,徐杨原本计划今年回家过春节,但由于突然接到了支援灾区的任务,没来得及给家人说一声,就来到什邡工作,一干就是几个月。记者了解到,城市廉租房项目共有两期工程,占地10万亩,共建廉租房2000多套,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一期建设。
  在廉租房工地,和徐杨一同工作的还有80多名工人。除夕到了,工地上仍忙个不停,徐杨甚至抽不出时间给家里人打个电话。“其实,一想起不能回家过年还是有些难过,但想到这一切都是为了灾区人民,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徐杨感慨地说。
  现场见闻 四
  人物:黄文卫
  地点:社会福利救助中心项目工地
  从30个工人增加到130多人,春节假期还没结束,由北京援建的什邡市社会福利救助中心项目工地上就忙开了。“我们要尽快完成社会福利救助中心项目二期工程,让灾区的‘三孤‘人员早日搬进来。”项目经理黄文卫告诉记者。
  黄文卫今年27岁,因为工作不能回家过年的情况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在灾区过年也很有意义,大年三十晚上,我们所有的援建者在工地会议室一起联欢,那场面让人印象深刻,我还给家里人打了电话,他们都鼓励我、支持我,令我很感动。”
  黄文卫是2008年10月15日来到什邡,在对口援建的几个月里,他只回过家一次,还是因为要到北京进行招投标和前期的施工组织,说起正在进行的社会福利救助中心项目二期工程,黄文卫显得很激动。“我们的社会福利救助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很受好评,二期建好后,可容纳近300位‘三孤’人员,其中还有9个无障碍房间,供27位残疾‘三孤‘人员居住。”
  目前,什邡市社会福利救助中心项目二期工程已完成80%的首层施工,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他们还将组织大批工人来到灾区,加快工程的建设进度。
  “虽然我们今年都不能和家人一起过春节,但能为灾区群众做这样有意义的事,丰富自己的经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都将是人生一笔可贵的财富。”采访结束时,黄文卫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