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团圆的日子。“回家过年”,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在绵竹,一群江苏人义无反顾地选择坚守灾区,因为在他们心中,绵竹早已是他们自己的家。 许连成的心愿 “在年画之乡过年别有一番感受。”来自江苏句容的援建者许连成和家人在绵竹团聚。 自参加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以来,许连成夫妇便把绵竹当作了第二故乡,全身心地投入项目建设。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是江苏对口援建绵竹,进行产业对接的一个重要项目,园区核心示范面积300亩,示范面积5000亩,辐射面积5万亩,投资约2000万元,重点发展果蔬、饲养、现代高效农业展示和观光农业示范等。目前,园区建设规划已审批,种苗采购已结束,并已完成了园区道路招标、管理培训区测绘和综合楼建筑设计等工作。 许连成说,自己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把园区建起来,帮助灾区群众发展生产,“尽管不能回江苏过年,但是能为灾区群众多做点事,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虽然身在异乡,但是心里是温暖的,等到园区建成的那一天,我们再回去向江苏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沈文华的目标 在清平乡首批援建工程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援建工作开展5个月来,8名来自富庶之地的江南人已适应了这里余震不断、缺水断电、通信信号时断时续的现状。在汉清路通了不到一个月时间,江阴市就拿出灾后的重建方案,去年10月底,学校、卫生院和敬老院等首批援建项目破土动工,计划在2009年春节前夕单体封顶,2009年5月12日前全面交付使用。“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效率最大化。”这就是江阴市援建者的奋斗目标。 “清平学校、卫生院和敬老院的几处工程建筑必须赶在春节前封顶,今年5月12日前,孩子们就可以在这里上课了。”江阴市对口支援绵竹市清平乡指挥部总指挥沈文华站在一片废墟上,指着不远处的工地说道。为了尽快完成工期,江阴市“民建”和“一建”的建筑施工队员们放弃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留在灾区继续奋战。 郭德杰要拼了 正月初五,郭德杰第三次来到自己负责的汉旺镇卫生院建设工地,径直走进钢筋准备场。 汉旺镇卫生院与汉旺镇幼儿园和中学、环形公路同属无锡援建的三大公益项目,中国水电集团二局的郭德杰负责承建卫生院。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指挥部专门设立了节前决战50天夺取“援建杯”和节后决战50天夺取“决战杯”两大奖项。郭德杰意识到,要赢就得“拼”。卫生院初定竣工日期为今年4月30日,要拼速度,春节就不能停工,为了留住工人,郭德杰开出了前所未有的日薪标准,每人每天300元。 在加快进度的同时更要注重建设质量,郭德杰说,这是自己干建筑这么多年修过设防标准最高的房子,1万多平方米的建筑,光是钢筋就用去了1000多公斤。目前,卫生院主体工程已经接近尾声。郭德杰说,为了灾区群众,一定确保又好又快地完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