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灾后美好家园——彭州市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纪实
时间:2009-05-11 来源:四川人大网 涌泉
  灾难突发   损失惨重
  人类将永远记住这一刻,历史也将永远记住这一刻——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袭击四川汶川。顷刻间,紧邻汶川、与汶川同属龙门山断裂带的彭州市山崩地裂,房屋跨塌。昔日山清水秀、美丽富饶的彭州大地在地震之后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满目废墟。地震给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彭州市成为四川省十大极重灾市(区县)之一。据统计,全市共死亡956人,受伤5775人,失踪35人,59.7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群众房屋倒塌33.27万间,受损81.39万间,学校、卫生院、村活动室、派出所等损毁严重;9座水库出现险情,100公里干线道路、56座桥梁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6万多亩,畜禽死亡150万头,部分农田、森林和农业设施被毁;旅游业遭受重创,四大国家风景区的景点、设施和重大在建项目遭到毁灭性破坏,94户工业以上企业不同程度受损……全市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73亿元,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破坏。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灾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心彭州市群众的安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彭州关心受灾群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领导多次赶赴彭州指导抗震救灾,来自江西、福建、重庆等兄弟省市的救灾物质和救援队伍源源不断地抵达彭州,外来队伍和彭州人民一起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工作。
  抢救伤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坚持把抢救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民兵、医务人员、志愿者等各方救援力量不分昼夜从废墟中抢救生命,转移受灾群众,共搜救受困生还群众1193人,及时救治转移伤员5775人。设立临时安置点128个,将受灾最严重的数万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严格管理,科学调度救灾物质。截止2008年12月31日,彭州市共收到各类救灾物质价值9.53亿元,救灾专项资金30.78亿元;接受社会捐赠2.41亿元。彭州市立即建立健全了救灾资金和物质管理机制,成立了“捐赠资金管理中心”,建立了“捐助网”,组建了监督组,救灾资金和物质的接收、管理、拨付、发放等环节都得到有效监管,确保了及时、高效地将救灾物质和资金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细致入微,做好过度安置点的管理工作。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彭州市就建成过度安置点125个、活动板房67874套,帮助群众自建过度房54417套,使受灾群众在2008年8月1日前全部安置入住。与此同时,彭州市还把解决群众过度时期的生活困难和提供良好的临时居住环境作为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好,做到干部入村入组、物质到户到人,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地方住、有医疗保障、有文娱生活。
  在这场伟大的抗震斗争中,彭州人民以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坚韧的努力,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诠释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创造了特大灾害发生后没有饥荒、没有流民、没有疫情、没有社会动荡的人间奇迹!
  尊重科学    恢复重建
  当记者在地震一周年前夕再次来到彭州市采访时,记者看到,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恢复重建景象。随行的彭州市人大的同志告诉记者,彭州市的恢复重建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实施的“三大会战”目标确保了灾后重建又快又好,力争在两年内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彭州市在科学编制灾后重建规划、积极筹措重建资金、快速推进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了“三大会战”工程。一是实施农房重建大会战。他们加大宅基地复耕力度,确保农房重建资金筹措,突出抓好规划落地、质量安全、建材供应保障、施工组织等环节,深入快速推进灾后住房重建。目前已全面启动441个农村集中安置点的住房重建工作,今年底基本完成农房重建任务,明年5月基本清楚城镇住房重建任务。二是实施社会事业重建大会战。彭州市积极打好规划、土地报征、征地拆迁、开工建设攻坚战,做好与援建方的沟通协调工作,加快推进总投资15亿元的72个教育重建项目、77个卫生重建项目、23个文化广电重建项目等项目建设。今年要竣工139个项目,实现学校、镇村两级卫生、文化、幼儿园等社会事业恢复重建目标。三是实施基础设施重建大会战。按照彭州市灾后综合交通重建规划,今年要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6亿元的目标,力争在短期内使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或超过震前水平。
  在顺利实施“三大会战”工程的同时,彭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狠抓工业、农业、第三产业、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利用“四川石化基地”和“实验区”建设的两大机遇,继续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建设着灾后美好新家园,为早日实现三年全面恢复、五年全面提升的中期目标而辛勤工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