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立法专题

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深入发展 上半年 895人因工作不力被问责

时间:2010-08-06 来源:四川日报
  

  各地共安排落实治理工作专项经费87.2亿元,受理并处理群众投诉4万余件
  在省财政1亿元专项资金购置配送环卫设备的引导下,全省各地共筹资4.3亿元用于购置环卫车辆,增添垃圾桶、果皮箱等
  累计投入38.5亿元用于新建、改扩建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
  全省风貌塑造累计投入资金76亿元,改善农村环境投入资金94.5亿元,改善提升了城乡形象和品位
  上半年,全省各地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加强宣传引导,积极探索创新,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呈现持续推进、深入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较大成效。这是记者8月5日从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学习交流现场会上获悉的。
  上半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呈现五大亮点:
  亮点一:“五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全省共组织发动1314万多人次参与治理“五乱”,累计清理卫生死角垃圾101万吨,治理和规范流动商贩及占道经营77.4万处,拆除违章设置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31.2万个,新增机动车专用停车场近8000个,治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违章停放131万辆,治理建设工地渣土和扬尘污染4万余处。重点区域“五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亮点二:设备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在省财政1亿元专项资金购置配送环卫设备的引导下,全省各地共筹资4.3亿元用于购置环卫车辆,增添垃圾桶、果皮箱等。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上半年累计投入38.5亿元用于新建、改扩建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到今年底,全省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75%、85%。
  亮点三:风貌塑造见成效。各地对城区主要街道、历史文化街区、城镇主要节点和国省主要公路沿线的场镇以及村庄的建筑立面进行了全面清理和风貌塑造。各地共完成中心城区、县(市、区)、镇乡和农村风貌塑造规划编制项目3351个,打造特色街道1610条,改造特色农房75.8万户,清理建筑立面近240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5000多万平方米,全省风貌塑造累计投入资金76亿元,改善农村环境投入资金94.5亿元,改善提升了城乡形象和品位。
  亮点四: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各地坚持从人员和经费保障、暗访督查问责、政策法规建设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创新,为实现常态治理提供了机制保障。上半年,各地共安排落实治理工作专项经费87.2亿元,在镇乡建立规划建设管理机构1957个,新增保洁人员42945人,组织督导暗访队伍3205支,受理并处理群众投诉4万余件,通报、批评责任单位、部门1993个,问责治理工作不力人员895人,55人受到撤职以上处分。
  亮点五:示范工程引导作用得到发挥。被列入“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实施范围的市、县、镇乡和村庄,积极整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国家扩大内需等资金,充分利用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工作平台,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加快设施配套,推进风貌塑造,提升城乡形象和居民文明卫生素质,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工程的带动引领作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