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楼市“寒冬” 房屋中介冰火两重天
时间:2011-12-23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万瑶

  据世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2011年成都主城区二手房成交量共计226.1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的372.49万平方米下跌40%。自成都3月“限购令”执行以来,二手房交易市场量价齐跌。楼市“寒冬”,对成都的房屋中介市场有何影响?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冰】 小中介扛不住了
  12月20日,记者走进位于成都玉双路上的御顺房屋中介,店内两个工作人员,一个在玩电脑,另一个在绣十字绣。经理罗欣告诉记者,从8月份开始,他们的二手房生意就直线下滑,11月成交量为零,“连看房的人都没有。”
  在玉双路做了6年房屋中介的寇明珍惆怅地告诉记者,近期每天的进店人数用个位数计算,成交更是清淡,让她不得不琢磨要不要换工作了。虽然市场上房源充足,但看房者和购买者稀少。
  有媒体报道称,成都主城区内的中小中介由今年3月的3500家缩减至如今的2500家左右。成交数据也显示,成都近三个月以来,二手房成交量70%由大型中介完成,中小中介的生存状况堪忧。对此,成都全程机构董事长蒋晓东认为,小中介在市场好的情况下,尚能分得一杯羹,一旦市场趋冷,将会遭遇客源断流等情况,关门则是必然。
  【火】 大品牌逆市扩张
  与小中介冷清的局面相比,成都的品牌中介则是另一番景象。
  12月19日晚9点,当记者来到成都天仙桥路的伊诚地产时,店内仍是灯火通明。“虽然最近二手房的成交量与上半年相比下降了近两成,但加上在我们这里卖出的新房,整体成交量甚至比上半年还略有提高。”该店经理邓旭东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像伊诚地产这样的品牌中介,已与多家开发商旗下的项目建立了代理关系。面对市场压力,一二手房联动已成普遍策略。全经联成都分会秘书长何良栩认为,面对生存危机,品牌中介利用自身成熟的渠道优势,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这在情理之中。
  品牌中介“过冬”的另一策略是逆市扩张。11月29日,易居中国以37.3%的持股比例成为21世纪中国不动产的第一大股东。此前的5月份,伊诚走出四川,收购重庆互邦地产18家门店,成为第一支走出去的楼市中介“川军”。同样,最近在成都主城区,来自北京的链家地产中介机构的近30家门店正在紧张筹备之中,其中十几家门店已在试运营。
  品牌中介为何要逆市扩张?蒋晓东认为,“品牌中介的重要竞争力是门店数量,所以中介机构都希望扩充门店。楼市低迷,部分小中介难以熬过‘寒冬’面临倒闭,这便给了品牌中介逆市扩张的机会。”伊诚地产总经理徐万刚认为,逆市扩张,在议价上有巨大优势。
  蒋晓东给出了他的看法,“随着成都房地产经纪业趋于成熟,行业资源会进一步向行业龙头靠拢,这样也更有利于行业发展。”
  链接
  ◎12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变动情况,70个大中城市中,有51个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其中成都90平方米以下的二手房均价下降0.5%。
  ◎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1年11月十大城市房地产价格指数》显示,十大城市二手房销售价格指数平均环比降幅明显扩大,其中,成都下降2.31%,跌幅居全国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