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这也表明国内电影市场“入世”步伐迈出突破一步,对此,业内喜忧参半。有国内电影人高呼“狼来了”,大刀队的国产电影制作公司如何面对洋枪洋炮的好莱坞大军;而一些乐观的业内人士则将之作为一条利好信息,认为阵痛之下,国产电影有望借此跨越式发展。 根据协议,中国将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增加14部分账电影的名额,但必须是3D电影或者是IMAX电影,而其票房分账比例也将由此前的13%提高到25%。这正是“怕狼者”所担心的,美国大片在华票房将分走一大杯羹,分羹者也由原先的20部影片增加到了34部。以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3》为例,该影片在中国取得10亿元人民币票房,按照新的分账比例美方的收益将从1.3亿提高到2.5亿元。粗算一下,平均每一部好莱坞电影有望在中国多获得2000万美元到4000万美元的票房提成,而3D制作电影和IMAX电影也将会在中国获得更高的收益。 短期内,这无疑是大的冲击波,但从长远看,国产电影迎来新契机。 首先,观众得实惠,此举将刺激美国片商加强在中国的宣传力度,更多的海外优质电影有机会与国内观众见面。其次,电影产业将重新洗牌,很多粗制滥造的国产片会经过更严格的市场淘汰,认真拍出让观众喜欢的电影才是生存王道。竞争将会促使国内电影制作理念、制作水准的提高,“闭门造车”忽视观众和市场将不能存活下来。再次,与好莱坞电影企业的合作机会增加,国产电影同样可以借船出海。 正如好莱坞电影研究者周黎明所言,以前国产片是“温室里的花朵”受到很多年的保护,现在花朵要放到狂风中,这要促使大家在竞争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