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史哲艺欣赏
>
社会大视角
>
化解“以房养老”焦虑不能只停留在嘴上
时间:
2014-06-26
来源:
四川日报
6月23日,保监会公布《指导意见》,宣布自2014年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城市开展“以房养老”试点。针对之前有公众质疑,倡导“以房养老”是政府推卸保障责任,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对“以房养老”政策的误读,“以房养老”与社保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并行不悖。
“以房养老”虽然不失为是一种有益和值得探索尝试的养老方式,但无论是从其基本性质,还是从它在整个“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基本定位,以及在其他国家的实践情况来看,“以房养老”实际上都只不过是一种补充、次要性质,适用范围有限,是边缘小众化的养老方式。这正如相关业内人士曾强调的,“以房养老不是大众产品,只是少数老人愿意接受的小众产品,是除了政府养老以外的一种补充”。
这种现实背景下,相关部门澄清并强调“以房养老不是政府推卸保障责任”固然非常必要,但若仅至于此,显然还不够。人们并非完全不懂得“以房养老与社保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并行不悖”的道理,只是焦虑目前我国的整个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不完备。一方面,我们的养老保障第一大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就长期存在“养老金替代率过低”、“个人账户空账严重”等问题;另一方面,作为“第二支柱”的补充养老保险(年金),同样乏善可陈,如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年金参与率只有1%,参保人数占全国就业人口约1.6%,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要想根本化解围绕“以房养老”产生的养老焦虑,不能仅止于口头上强调,更须在相关改革行动上充分做到这一点,通过“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全面深化改革部署,“以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取信于民”。
上一篇:
偷拍县长收礼被带走 谁破坏了“政治生态”
下一篇:
微信公众号 乱花渐欲迷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