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留痕旅途的模糊心影——读王安全《今夜,我可以叩开你半掩的门扉吗》
时间:2011-08-19 来源:四川人大网

◇ 李国军

 

  “人总是奔波在旅途中的……恰如身体,要经历从母体分娩诞生,然后成长,然后老去,直到所有的器官都化归尘土。仿佛一切都在旅途,在时光的风景里走过。”
  这是王安全散文集《今夜,我可以叩开你半掩的门扉吗》开篇的话,是他的心迹,语句里透露出来的情味其实也就是整本散文集发散出的幽香。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始终行走在路上,身体是,心也是,无论是南下北上的寻梦人,还是东出西进的淘金者,人们都在路途上行走、找寻,直到有一天,发现一个合适身心安歇的地方,停顿下来,某一天再次倦了,又会踏上下一次找寻和求索的旅程。生命是一张单程车票,每一次行走都有迥异他人的精彩和迷顿,走了也就走了,看了也就看了,许多人嗟叹过后便抛诸脑后,而王安全不,看过了感受了,他会沉下来最终付诸文字,藉此,这些散落在他人生路途中的风物,慢慢就有了文化的意味。
  我以为,其实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生命里的模糊心影,一些被无意识存放在记忆深处的某些片段,但很多人都在匆匆忙忙奔行,或是在路途上某个驿站向着前方频频遥望,他们没有让自己的脚步作片刻停留,更没有那种穿越迷茫现实的锐利思想和能够过滤杂乱琐碎现实的心灵滤器,时日飞逝,那碎粒一样的模糊心影终将沉入不可知的冥寂里,其中蕴藏的文化情味与纯然宁静的美丽也就无迹可寻。
  在王安全的散文集《今夜,我可以叩开你半掩的门扉吗》中,我读出了他在字里行间无意识流淌出的模糊心影——那些痛彻了他生命又铸就了他生命内力的时光流年。在他的笔下,那些曾经在路途中让他流连停驻的风景,那些曾经散落在村落田畴、竹林沟涧的散影,那些在小城的幽静都市的喧嚣中隐匿的影像,那些在事件、细节、景物、人影、爱情、幸福的流逝中模糊的背景,都被他小心地一一捡拾、呵护,用文字细致地再现。他不断地将这些光影情感化、心灵化、意象化,由此蔓延成他生命里一份别人无法替代的表述的快乐和温情回忆,也成就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学世界。他不事雕琢,观景则直抒胸臆,言情自细曲婉转,叙事擅于白描,描摹简约凝练。他在自己的生命行程中且行且记,躬身下视,满怀悲悯和痛切,也正是在这别致的前行中,一篇篇游记、一页页叙事、一行行小诗流泻而出,最终汇成这本《今夜,我可以叩开你半掩的门扉吗》。
  在王安全散文集里,游记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也是最能体现他人文素养的篇什,看看他的游记总题:《遗忘在足尖之后的舞蹈》,“……因为我是旅行着舞蹈,所以不能期望让它永恒,但却希望在回首的瞬间,有一串并不孤单的足印,凝挂在洒满阳光的清晨!”即使这样的游记文字,也能读出其中含蕴的基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命的忧伤,因过分关注和喜爱而不由自主的忧伤。《红叶九祭》、《大佛寺村里看桃花》、《回忆草原》、《走进女皇》,既有对美丽自然风光的赏鉴和赞叹,更有走进历史伟人的顿悟和豁达,匆匆的行旅或许不能思考太多,但这样细切独特的感悟或已足够。《留着心的距离给旅程》一改游记飒爽的行文风格变得细腻款曲,这里有对真挚爱情的找寻,有对人生定位的探求,有对社会诸多现象的拷问。在这里作者的倾述内视而收敛,文字呈现出温情缕缕,沉溺而带着浅浅的忧伤,让人看到一个别样而多情的诗者,他行走在世相纷纭的都市丛林茫然四顾,眸子里含着疼痛的希冀。《迷失在诗行之外的游走》那些散落在诗行间的脉脉情思,也就是最好的佐证。
  我其实更喜欢《散落乡愁边缘的记忆》和《凝挂银鬓间的袅袅乡音》,这里更多是对故乡风物人事的素描,王安全在平实的叙事或描绘中,渗透出的是对故乡浓浓的怀想和眷恋,或者这眷恋他自己都还没有觉察。《走过青石苔藓的雨季》、《牛娃婆娘》、《故乡的河》、《苦命三姑》……这些故乡再也熟悉不过的风景,这些生活在故乡山岭间朴实的乡亲,在挥汗如雨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中,不管是牛娃婆娘,还是苦命的三姑,他们不可复制的鲜活生命现场都让人动容。其实在这里,王安全也依稀看到了他自己的影子,他就是他们中的一个,所以他才会“在这个春天把记忆淋湿”,很有可能,就是他这些看似随意的乡村叙事,也可能是他的故乡里唯一珍藏了这些苦难与艰辛时光的人。随着一次次走进故乡,他满怀疼痛和感激,用自己的心和手,记录着散乱的光与影。这些抚摸的疼痛未必不是幸福的留痕。我相信对故乡的远望和走进,必会成为王安全生命里越来越重要的内容,他笔下将走出更多的故乡人事,他也会将那些在麦地里拾穗、山崖上放歌、屋檐下嬉闹的乡民作为他笔下的风景,成为他一生的心结,在反复的描摹和讴歌中找寻到灵魂最终的皈依。
  如果说《今夜,我可以叩开你半掩的门扉吗》是对旅途光影和故乡人事的描绘,那么这画面中的旅途景物、乡村农事就是一粒粒细碎的砖瓦,它们构成了整本散文的屋子。在这间屋子里,我们能够触摸到王安全迥异于都市人的纯粹宁静,体味到一种身心被无形忧伤轻轻托起的爽朗,这时候,他从都市的喧嚣中悄然转身,思静虑清,关注山野,关注平常生活中的人事,并试图用最本真的笔触描摹出来。
  喜欢写作的人其实都是孤独的,走进文学就走进了孤独,文章就是这种孤独的外现表征。而每个书写者的孤独都是迥异的,也就形成了文学作品千奇百艳的美感。《今夜,我可以叩开你半掩的门扉吗》,山野寂寂无语,小镇水自东去,半掩的门扉为谁而留?她为着孤独的旅人和歌者吗?那终身找寻的心门又在哪里?每个人一生都始终行走在寻找的路上,孤独地寻找,寻找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东西。王安全把这份孤独的寻找记录下来了,那些散落在旅途中的模糊心影,愈行愈深,这找寻和记录会更加充满痛切和悲悯,在于对光影的无法把握,对时光流逝的难以挽留,这记录也就更充满了人文意义。
  王安全下一次的叩访,虚掩的门扉里边,那些被他刻意留痕的光影物事,必将因为他的叙写而熠熠生辉。


2011年6月16日于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