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当代艺术怎能等于看不懂?
时间:2013-03-01 来源:四川日报

    大年已过,微博上一篇《我今天去了省艺术馆》的吐槽帖带给网友的“欢乐”还在继续。这个被网友奉为“史上最鲜活的艺术评论帖”,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作者前往湖北美术馆观看《再水墨: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的经历,并立誓“远离艺术,做回正常人”,一时引来众多追捧。
    “再水墨”之所以让众多网友“于我心有戚戚焉”,皆因展览中的很多作品给人一个相同的印象:看不懂。比如,展览的开篇之作《收藏洗晒》,是从不同楼层窗口支出铁衣架、长竹竿,然后挂满色彩各异的数百件旧衣服;有的油画,大部分留白,仅在中心位置显示出形似纱布的画作。让微博博主频频感慨“怎么能这样把衣服晾在外面,这还在营业呢!”“拿块纱布贴上去也可以(画画)?”
    尽管对于这一充溢戏谑味的帖子,湖北美术馆大度地在官方微博里予以转发,馆长傅中望也笑言能够理解:“每一件艺术品有欣赏者,就会有抵触者,观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意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透过这篇吐槽帖,我们看到的除了公众对当代艺术的隔膜之外,似乎还应该有些别的内容。
    当代艺术离公众太远,这似乎已成很多人的共识,否则《我今天去了省艺术馆》就无法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
    诚如专家所言,当代艺术由于形成历史太短,必然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它的实验性,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体都很有必要。但不可否认,这样的实验性也给一些艺术从业者以借口,故弄玄虚。
    “再水墨”邀请展云集了方力钧、岳敏君、周春芽、曾梵志等国内众多声名显赫的当代艺术家,相信他们绝不会以忽悠公众为乐趣。但如果展览脱离大众的接受程度,被大多数人视为“故作高深”,从长远来说也未必是高明之举。
    当代艺术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要寻求突破和创新是好事,可如果丝毫不顾及观者,追求让公众看不懂的深刻,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土壤。诚然,公众的审美水平参差不一,欣赏新兴的艺术门类还需要引导,但真正好的艺术绝对应该雅俗共赏。当然,要做到这点也最难,值得从业者思考。否则,也许将有更多的人戏言“远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