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从莫言又被质疑说开去
时间:2013-05-22 来源:中国作家网

  挚友D君时有作品在国家级文学期刊发表,曾经还得过几个小奖,但是D君却被本城数所三流大学的教授大人所不屑,在酒桌、会议之上常要接受他们藐视言语和轻蔑目光的“爱抚”。究其原因,莫非D君毕业于中等师范文凭太低?还是D君没有像他们一样头上顶着所谓教授、研究所长、协会会长的帽子?抑或是D君常有文章见诸报端,而他们尽管“学术渊博”,却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报刊之上不见响动,于是心里不痛快,遂对D君……我等可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大学教授们的君子之腹。

  尽管D君的文学成就不能与诺奖获得者莫言相提并论,但是莫大师却陷入D君一样的烦恼之中。自从莫言捧回诺奖以来,各界有关他的各种话题从来就没有消停过。近又传出莫言将受聘于北师大将带研究生,一时莫大师又成为议论的焦点,有的认为莫老师华而不实,还有的认为“让一位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水平的老师来给研究生上课,莫老师情何以堪”……

  争论终归是争论。5月17日,《天天新报》传来消息:北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前天揭牌成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出任该中心主任,将来他还将带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

  自此,莫大师落户北师大并将带硕士、博士的传闻成了铁定的事实。但是,作为一个能够捧回诺奖、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中国作家,为何在他的祖国却受到如此之多可笑之极的非议,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警惕。

  在某些人眼里,高学历、有教授专家名头的人是真人才。不可否认,一些学府和研究院所会聚着许多国家顶尖级人才。也不可否认,许多所谓的专家教授平庸之极,论资排辈混了个高级职称,再加上校级科研机构的审批门槛太低,研究机构带头人的官衔唾手可得,产生如今教授漫天飞、学者满地跑的现象,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迹期间,让这些名头与帽子大折扣。特别是媒体屡屡曝出大学教授论文造假、著作抄袭的事件,令许多人将大学教授妖魔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言归真传,问题的关键是:莫言够不够格当教授带研究生呢?就在莫大师遭受某些人的非议之时,也有人发出力挺之声。曾担任莫言多部作品编辑的《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叶开认为这种质疑“可笑至极”,他更强调:“莫言的水平高于任何一位教授。”面对各方责难莫言,辽宁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刘铁坦言:中外写作史证明,社会和人生才是写作的实践基地,社会和人生才是大作家成长的大校园,高校未必培养出好作家,高尔基学历比莫言低一年半。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国外吧。美国的大学聘任教授对学历与学术成是非常苛刻的。尽管如此,除正常的引进外,美国的大学中也有类似“破格”的现象,即有突出学术成就者可以不受年限和学历的限制,直接聘任为教授或更高的职称。

  诺奖毫无疑问是世界最高奖项,诺奖获得者毫无疑问是特殊人才,莫言毫无疑问是具有突出学术成就者,从所谓的“国际惯例”和世界通行的标准看来,莫言受聘于北师大当教授带研究生又有什么稀奇呢?

  我们不反对大学对教授的聘任有严格的学历与学术成就要求,但却对唯高学历是举持疑虑,大学教授的真水平更为重要还是高学历重要呢?学历只能说明学过什么,而水平则反映学到些什么。学历不代表有真实本领,水平才是实际知识。没有真水平,再高的学历难道不是一张白纸吗?对此,叶开主任更直言:一些光有高学历的大学名教授,有不少都是伪的,事实是水平很差,学历和真正的学位水准是不等同的,中国有太多杰出的人才学历都并不高,‘唯学历’是一种偏见。

  因此,我认为大学聘任教授不仅要看学历,更要看真才实学,看能否胜任岗位。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卸任后想回到哈佛大学工作,但被哈佛大学婉言谢绝,原因是他提出了不给学生上课的要求。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博克教授解释道:“基辛格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但我要的是教授,不是不上课的大人物。”这和我们国内大学挂名教授、挂名学者泛滥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倘若,我们的大学能够做到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不知道我的挚友D君可曾想过与大学教授、学者入流为伍。届时,D君还能与他们平等地坐而论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