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史哲艺欣赏
>
文学艺术
>
梁恩明的文学逆旅
时间:
2014-06-13
来源:
四川日报
作者:
余如波
业余作家有很多,出书的也不少,但能够拿下文学大奖的“文学票友”,显然是凤毛麟角,梁恩明便是其中的幸运儿。近日,第六届“冰心散文奖”在山东济南揭晓,来自乐山的梁恩明凭借《贝加尔湖》获得散文单篇作品奖,成为唯一一名四川获奖作家。
30多年来,梁恩明打拼于宦海、文坛和商圈,但始终不舍手中之笔。在评论界看来,梁恩明的作品内容、形式、思想皆有突出之处,获奖并非偶然。
游历远东,“玩”出《贝加尔湖》
梁恩明的眼镜片很厚,却没有一点书生气,快人快语、思路发散,话匣子一旦打开,便再也难以合上。这个特点,大概是周游列国、见多识广的结果。旅游是梁恩明偏爱的休闲方式,沿途所见山水风光、风土人情,便用游记的方式记录成文。此次获奖的《贝加尔湖》,便是一篇“玩出来”的作品。“我最早听说贝加尔湖,还是‘文革’年间,老师在课堂上不知怎么扯到了西伯利亚,说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很美很美!”梁恩明从此心向往之,但直到2011年中秋才与友人成行,并由此创作出散文《贝加尔湖》。与常见的旅游文学不同,《贝加尔湖》并非走马观花式的写景状物,而是从对自然、人文风光的细致描绘中引申开来,阐发作者对若干社会、历史问题的独特思考,使得景、情、理三者圆融无碍。
文章开篇,便以11个简短的段落勾勒出贝加尔湖的晨景,树林、山峰、落叶、白鹤、霞光渐次出现,宛如徐徐展开的电影胶片。文艺评论家何开四认为,《贝加尔湖》写景颇有俄国巡回画派的风采,简朴、雄伟,将自然内在的诗意和美表现无遗。文章就环境保护、爱国主义、历史书写等话题提出的见解,则更是发人深省。梁恩明告诉记者,为了不出现知识硬伤,《贝加尔湖》的写作查阅了大量资料,前后花了两个月才完成。
“航拍”生活,书写散文宏大叙事
2013年9月,作家出版社推出梁恩明首部作品集《人生逆旅》,推荐语写道“观察细腻,目光敏锐,感情真挚,语言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何开四认为,作家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作品的艺术水准。梁恩明毕业于川大中文系,1978年便开始发表作品,还曾多年担任文学编辑。几十年间从政、从商的经历,以及对阅读和旅游的酷爱,又为他平添了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故能将独到的见解融入作品。“梁恩明是老的新作家,他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既能脚踏实地感受生活,讲求真实的精神和艺术的表达,又能以航拍的方式观察生活,创造出散文中难得的宏大叙事。”何开四说。
“我喜欢历史,也喜欢哲学。一山一水总关情,一物一景都有其历史和哲学内涵,我看见的不仅仅是表象的东西。”梁恩明表示,写作不是为稻粱谋,一定要有锐气、有斗志、有批判精神,至于别人怎么看,那不是自己的事情。这种个性,在《北欧六日记》《俄罗斯见闻》《肖二娃》《尤科长》等散文、小说中俯拾皆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已步入耳顺之年的梁恩明,今后会把更多时间投入创作,“可以逐渐静下心来,玩玩年轻时的爱好了”。
上一篇:
似锦繁花皆有时
下一篇:
《阿特米斯》引领暑期童书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