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史哲艺欣赏
>
文学艺术
>
我离开雅安时记忆还在雅安躺着(外一篇)
时间:
2014-07-04
来源:
四川日报
作者:
葛水平
奇怪的,我去雅安两次都是春天,所有的绿憋足了劲往深处铆,温厚就适时铺陈在了我的周围。
青衣江温情的潮水被夜晚的月光引着,我听到风声、花朵、鸟鸣,浩大的春事急欲破壳而出,人的惠敏大多因自然开启,雅安的风致柔软了我。
我离开雅安时记忆还在雅安躺着。
我喜欢一座城市的历史,旧时的茶马古道,渐渐老去的痕迹,背脚子走着,承受了苦难之后遗弃之美。我闻到遗落在路上的茶香,苦难透着发酵之后的光亮,天色与阳光依旧千百年不变。他们是一些走长路的人,怀抱梦想,走啊,文明因脚力在另一块土壤上发芽。
有水的地方才可能发展文明。流域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地理与人文相互激荡,最终形成充满地域特色的文明。
独特的地理让雅安成为世界上最滋润的地方,密如蛛网的青衣江水系,遍绕山川。
杜甫有诗曰:“地近漏天终岁雨”。
白石老人刻印称:“家在清风雅雨间”。
张大千在 《蜀西记游》画册中慨叹:“孤峰绝青天,断崖横漏阁。六时常是雨,闻有飞仙渡。”
水在雅安打开你行走的方向,四面八方,你看雅女在清涧欢歌,廊桥之上春风温暖,你会想起一句情诗:“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谁说过,枝是空中的根,根是地下的枝,山以水而青,水以山而秀。你看,云雾是雅安升起的风马。
雅安的生物可分为两种:一是动物,二是植物。动物之灵,是大熊猫;植物之灵,是珙桐。我敬重世界上每一种形态的生命,尤其是为人类贡献了欢喜的这些有灵之物。
大痛无忘,大雅稀声。
大熊猫在雅安是一所村庄的村民,有时候也会选择旅游去向,也去走走世界什么的,更多的时候是出于“和平”的身份界定。寂寞的时候也去人居住的村庄串个门儿,看到人时那眼睛像蝶恋花似的须臾不离,是贴心贴肺和人亲近的动物。
村庄里的人们张开双臂拥抱它,人性、爱、神性,抱着天就开了。
花开时节尽都是美,珙桐的花像突然跃起的鸽子,肆无忌惮。狂欢是一种脱离秩序的宣泄,也是一种寂寞,珙桐的花开得不琐碎,不计较,不拘谨,它开了多少年,多少年之后的今天,那风姿依然千娇百媚。
有一天,我也许会抛下生活,再一次去雅安独享精神的盛宴,因为,我的记忆永远躺在了那里!
大地是马的长旅
我一直喜欢往事,比如往事中的从前,离绿水青山都很近,更主要的是骑一匹瘦马,把自己简单地放在马脊上,风刮着青草的气息,驮着我和比时间更清醒的天空,在人世间,我走我的长旅。
时间对人的侵入,说到底是情感的侵入。我出生在马年,一头神秘走兽。在人间,当夜晚隐身于朝露,我的出生以一双赤足走来,没有异相。
童年时站在半山腰上,看风从谷底扬起,风涌浪一般拂过坡谷,涌浪一般冲上山梁。那哪里是风,是一匹马,张着扩大的鼻翼,它奔驰而过,轻灵得让我啜泣。一匹马走过,在我的往事里永在。
峰谷之间,假如有灵魂生成,达达的马蹄能够敲醒。
生肖,这人类世界的奇特现象,不仅中国有,费尔巴哈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指出,“人之所以为人,要依靠动物,而人的生命和存在所依靠的东西,对于人来说就是神。”生肖起源于人对动物的崇拜,世界大同。
我的马神,你藏满了我命运密码的天机,我走,我觉悟。我庆幸我出生在穷人家里,我虽然不能把一生的悲喜交给泥土,但是,你护佑并告诉我,只有劳作,才能知道季节的冷暖。你山脉一样引领我,顺着大地的谷地,让我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土地跳动的心脏。
青年时我读李贺的《马诗》,押着汉字的韵脚,精神深处的诗歌。如果让我回到唐朝,我愿意做一件三彩,一只陶马,不去糟蹋和消耗五谷。如果可能,我要嘶鸣一卷经文给不通佛语的月亮,并用我的脊驮着携雨的云走往干旱的地方。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唐李贺《马诗》之四)。如此喜欢。哑默的空气被撕裂了,在视觉里留下鳞状的踪迹,让我冥想云的波纹。
马是我的神,同时我也是马命之人。
马从历史中穿越而来。马的形象最早见于甲骨文,一般都状其侧面,发展下去又见青铜器上的狩猎图,马的形象被结合在复杂的图案中。从著名的四耳猎盂可以看到,马,甲骨文先书后契,铜器图文先画后刻,一路而来,马在艺术中滥觞。
唐王朝为了开拓疆土,巩固国防,如此重视骑兵力量。明皇开元初有马二十四万匹,开元三十年增加至三十五万匹,天宝十年据陇右牧使报告,仅这一牧区有马三十二万五千匹,偌大的马都是唐王朝的保卫者。
世界上如果有一种动物既懂人性又善用骨力追风,那便是马。“顾自清高气神稳”,唐王朝辽阔的疆域,被六匹骏马驮着急驰,一个王朝,那些吟诗的唐人,缎子一样的吟咏,最后石化出了雕塑的悲伤。
我这一生一直拽着一匹走马的缰绳,它牵着我顺着大地的骨缝走出村庄,走往远处。然而,可供我耕读的不是远方,我的心跳一直诱我怀乡,我不能遗失我的马坊,还有那马粪和谷草的清香。老马识途,庆幸它从未让我脱离开季节,想起今夜的小米稀粥,想起简单从没有多余话语的娘亲,如一匹马不能失去丘陵,我的走马盯着村庄白天和夜晚的容颜,告诉我,一座村庄比一座城市更为重要。
马,马年,马神,马命,马蹄踏着鲜花走过大地,我愿我是马年村庄里一个最浪漫的人,我的走马牵着我就这样行吟土地,就这样孤独成一张剪纸,就这样在大地上走着,我从不怕失去形象的重量,只要在大地上,走到满头白发。在阳光的切面上,我对我的马神说:兄弟,大地是我们的长旅,搭伴儿走日子,一路都会遇见太阳和星光。
上一篇:
《阿特米斯》引领暑期童书热潮
下一篇:
渐行渐远薅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