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渐行渐远薅秧歌
时间:2014-07-04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贾登荣
    农谚道:“芒种忙忙栽,夏至谷怀胎。”夏至要到了,也就到了那些年薅秧的日子。
    薅秧这农活是一件可粗可细,可勤可懒的农活。尤其是集体生产的年代,就有“勤人担粪,懒人薅秧”的说法。在秧田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三五个、七八个人挤在秧田里前行。勤快的人,不时躬下身子,一会拔拔稗子,一会扯杂草,而一些人,却从来没有躬下过身子,只是用脚在田里搅一搅而已。当然,他们最不闲的,是自己的嘴巴。嘴里不断地和同伴摆龙门阵。摆的话题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胡侃杂吹 “张飞杀岳飞”,有的人讲什么“懒婆娘偷人”,还有的人就吹“烧火佬闯鬼”。少年的我,和一帮小娃儿,也该算是懒人,混在秧田中磨洋工,挣工分。我们那时稗子也分不清,除了偶尔俯下身子扯下杂草外,就是用脚在田里不时趟一趟,至于到底起到踩断秧苗虬根的作用没有,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最让我们一帮孩子希望听到的,是那带有几分粗犷、几分苍凉的薅秧歌。这,也是薅秧这项农活的主旋律。绵长的夏日里,高远的蓝天下,山歌总是把人心扯得柔韧幽深,或欢乐,或惆怅。薅秧歌的序曲总是一个沙哑的男声开始的。“大田薅秧薅四角,脱了花鞋挽裤脚;过路君子你莫笑,丈夫小了莫奈何。大田薅秧行对行,薅个鲤鱼两尺长;大的拿来过端阳,小的拿来送亲娘。大田薅秧行对行,一对秧鸡在乘凉;哥哥说来用枪打,妹妹说来打不得;打不得来打不得,打死崽崽气死娘。大田薅秧薅四行,行行里头有蚂蟥;蚂蟥锥你连二杆,卡你着忙不着忙……”这一曲没完,接下来就有人又唱开了,“大月亮,二月亮,哥哥起来学木匠,嫂嫂起来蒸糯米,蒸不熟,挨了婆婆两鞋底。”
    农家的生活琐事是薅秧歌的内容,而男女之情、男欢女爱,更是薅秧歌永恒不变的主题。比如,“清早起来雾茫茫,鸳鸯飞到田坝旁,蚂蟥缠到鸳鸯脚,情妹缠住十八郎。”“大田薅秧排对排,小屋炊烟冒出来,问声哥哥想些啥,幺妹手中的绣花鞋。”“慈竹有节肚皮空,春蚕结茧睡当中,燕子衔泥嘴巴紧,两人相好莫露风。”“你打猪草我砍柴,你不招手我不来,要想我们百年好,唢呐锣鼓花轿抬。”
    最精彩的,当数男女对歌。当男人们唱道:“田头秧子行对行,幺妹下河洗衣裳,天上飞成双燕子,地上变成野鸳鸯。”这时,女人就会回唱道:“哭你的爹,唱你的娘,笑你妹妹扯麻糖,天上飞来画眉鸟,田头藏着黄鼠狼。”这时,男人又会接下去唱:“黄鼠狼就黄鼠狼,偷鸡摸狗上花床,上山变成矮打杵,下河变成槌衣棒。”而女人们又会接转去唱:“槌衣棒,两尺长,先打你爹,后打你娘,生个娃崽没教养,打个歪嘴烂牙腔”……接着,就是男女们相互或草帽、或斗笠,从田里舀起水,朝对方泼;或是在田里捞起泥巴,打向对方。嘻嘻哈哈的笑声,在广袤的田野回荡。
    随着化学除草剂的普及,杂草、稗子不需要人们自己下田去拔掉了,薅秧这种农活,也就渐渐地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以至回乡问及薅秧这事时,不少年轻人都一脸茫然。当然,伴随薅秧而诞生、发展起来的薅秧歌,经历岁月的洗礼后,也慢慢在空旷的原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个别地方幸存保留的薅秧歌,也只是成为一种摆设,在节日时“表演”给人们看看而已,早已经失去了它的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