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雄飞 儿童电影遭遇市场瓶颈 不少国产儿童电影内容幼稚、制作山寨,成为广大儿童和家长诟病的重点。在国产儿童电影整体不景气的状况下,2010年的 《小人国》、《寻找成龙》,2012年的《跑出一片天》都属于“叫好不叫座”的儿童片。其中获得“金熊猫”奖的《小人国》,当时全国仅有50多家影院上映,有些影院只放映了一天就下线了。这两年票房较好的国产儿童电影也就只有《喜羊羊与灰太狼》而已。 四川各大影城全年放映的儿童电影占总放映量的10%左右,且以进口片居多。电影院需要考虑市场,电影观众主体毕竟是18-35岁的青年,儿童观影的人数和时间都比较少,如果儿童电影质量不行,影院自然没有动力排映。除了电影本身的质量以外,投入小、宣传少也是国产儿童电影难以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国产儿童电影投入通常在一两百万元,这样一来就无法吸引大明星、大导演加盟,很多媒体也就不愿报道,缺少宣传营销。 培养影迷要从娃娃抓起 四川峨眉院线2012年6月举办了成都第11届儿童电影周,儿童电影的缺失从这项活动的片源也能看出端倪。前几年电影周都能用当年最新的儿童电影作为开幕片,今年却只能用王小帅的怀旧影片《我11》来开幕。众多参展片源中,外国儿童片的比例占到了7成。峨眉院线董事长申书风对于国产儿童电影的现状也表示无奈,“我们这个儿童电影周坚持了11年,完全是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来支撑。”不管是影片拍摄还是类似的儿童电影展,她都希望有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 对于儿童来说,童年时代的偶像、英雄往往都来自于影视作品。一旦在童年留下深刻印象,将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对孩子的价值观,也可以是对整个电影产业。“《变形金刚》、《蓝精灵》这样的电影票房为何那么高,因为那是一代人小时候的记忆。也就是说20年前就已经形成了这个庞大的潜在观影群体。”申书风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需要好的电影,好的观影习惯,长大之后才能成为走进电影院的主力消费军。”从儿童片的投资到拍摄到发行到最终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目前中国电影行业来说,每个环节都需要政府的扶持和政策的倾斜。对于影院来说,儿童电影是主流电影的补充,儿童观众也是电影院受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峨眉院线已经开始新的尝试,在影院开设“儿童厅”,只放儿童电影,有专业服务员对儿童观众进行看护,培养未来的影迷。 3D可以有 但也要保护儿童视力 影片3D化已经蔓延到了儿童电影市场,暑假中很多家长带孩子到电影院之后,发现能看的儿童电影几乎全是3D的。这引起家长的很多不满,不仅仅是因为3D电影票价超出普通电影几十元,更多的家长担心孩子的视力受到影响。 一直以来关于动画电影3D化的争议声不断。很多眼科专家都表示,不建议学龄前儿童观看3D电影,否则会对他们正在发育的视力产生影响。对此,正在热映的国产动画《摩尔庄园2》的导演,同时也是两个孩子母亲的刘可欣替3D叫冤:不要妖魔化3D动画电影。“这次电影是跟韩国合作制作的3D,使用的是真正的3D立体,而对于3D观影对小孩的影响,我们也是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巨大的调度,晃动,聚焦不舒适的地方,包括瞳距,我们都有做修改和精确的调整,可以说是为小朋友们精心设计的。如果你们走进电影院看这部影片,一定会感受到我们在制作上的诚意。” 不一样的暑期档 今年的暑期档,《赛尔号2》、《我爱灰太狼》、《麦兜当当伴我心》、《猪猪侠之囧囧危机》、《摩尔庄园2》、《海鲜陆战队》、《神秘世界历险记》等多部国产动画片将依次亮相。然而这些国产动画片,大多是通过儿童网络游戏或电视动画长片的方式来吸引观众,其内容上的幼稚、山寨引来观众吐槽不断。还有一些动辄就标上“3D”标签的卡通片又让不少家长觉得,儿童片又贵又伤眼睛。优秀儿童电影的缺失不仅仅对儿童观众有影响,对于整个电影行业也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