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龙泉山脉植被恢复工程,是青白江区委围绕成都市委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以充分保护和尊重生态本底为基础,加快推进龙泉山脉(青白江段)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建设“生态优美之城、创业宜居之城、品质生活之城、运动健康之城、平安和谐之城”,争当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排头兵的现实路径选择。
近年来,我区始终把“生态立区”放在发展战略首位,率先在全市启动龙泉山脉植被恢复工程。在工作中,我们编制科学规划,有效解决干什么的问题;加大源头治理,有效解决怎么干的问题;探索参与模式,有效解决谁来干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龙泉山脉(青白江段)的植被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但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工程建设资金较紧张、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群众积极性未充分调动等问题。区人大对此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如下建议:
坚持多元投入,破解资金瓶颈。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资金投入逐年增长机制。二是大力培育民营林业大户,解决龙头带动难题。积极鼓励支持民营林业大户参与荒地开发。三是建立造林绿化基金会,解决持续建设难题。
强化设施配套,夯实发展基础。一是继续完善交通路网。加强上山道路特别是乡村旅游道路的建设,为加速植被恢复工程创造有利条件,打通山区运输快速通道。二是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实施蓄水工程、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等。三是抓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积极推进以沼气为主、天然气为补充的山区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为生态建设和森林防护工程打下基础。
立足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增收。人工湖建设与现代农业、旅游开发相结合,依托已建成的人和三元、福洪杏花等人工湖打造特色渔业及观赏鱼生产基地,利用水源工程提升区域投资价值;着力打好油桃节、杏花节等节会经济牌,开发集垂钓、餐饮美食、山野旅游等多元内容为一体的湖泊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实现人工湖从资源向资本的转变;大力发展山野运动休闲旅游;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在规定树种范围内选择柠檬、核桃等经济作物进行栽种,为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农业打牢基础;立足福洪优质杏、人和三元油桃种植等现有基础,着力发展有机水果种植业,促进传统种植业提档升级;引导村民和企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山林特色野味系列产品,力争形成集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山林土特产产业链。
强化措施保障,建立长效机制。把龙泉山脉(青白江段)植被恢复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领导;将工程建设纳入专项目标任务分解到相关责任单位,并与相关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成立联合督查组,定期对相关部门、乡镇抓工程建设的情况进行抽查,并及时通报进展情况,确保工程建设快速推进;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扶持措施,对栽植验收合格的造林业主、农户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切实增强造林业主、农户栽后管理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