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谱写伟大中国梦的四川篇章——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侧记
时间:2013-05-15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胡敏

    这是一次谋划长远的重要会议——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四川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必须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近几年,四川发展成就显著,但“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破解制约发展关键问题,四川既需立足当下,又需着眼未来。
    这是一次砥砺前行的重要会议——经历“4·20”芦山强烈地震的四川,承担起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与地震灾区科学重建、跨越发展的双重重任。
    两次全体会议,三场分组讨论,审议通过两个《决定》。5月13日至14日,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上,党的十八大精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张一绘到底的蓝图和9000万四川人民的热切期待,凝聚成新起点上再出发的响亮号角与强劲动力:为实现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而努力奋斗!
    站在新起点,我们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
  站在新起点——目标明晰,路径开启,信心凝聚
    “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集中力量打一场全面小康决战决胜的总体战!”从省委书记王东明的重要讲话中,与会者无不感受到强烈的发展信号。
    紧迫,源于对四川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精准把握。
    会场内,一本还散发着油墨香、厚达300多页的调研报告集,分发到每一位与会者手中。这是由省委常委和副省长任组长的10个重大课题调研组分赴全省21个市州深入调研带回的最新成果,对四川现实状况和机遇挑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估。
    十份调研报告,集思广益的智力汇聚,融入《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提交与会者审议。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四川经济总量在全国靠前,人均水平靠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全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不发达;产业层次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外向度不高;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盆周山区贫困问题突出。”“现在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屈指可数的七八年,时间紧、任务重。四川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必须坚定地确立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今后5年至关重要,要保持快于全国的发展态势……”
    信心,源于发展路径的更加清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咀嚼这些关键词,与会者找到了新起点上的行动指针。
    什么是同步全面小康?同步,就是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赶上全国当年水平;全面,就是既重视全省整体全面小康,更注重以县为单位的全面小康;小康,核心要义在富民,发展成果必须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
    什么是“三大发展战略”?多点多极支撑是总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是路径,创新驱动发展是动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统一于推进四川“两个跨越”的发展实践。“实际上是明确了新一轮发展起跑的‘起跑线’,指明了‘四川巨轮’下一段航行的目的地”、“体现了我省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思路,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切中了发展要害”……这是新阶段四川发展战略的再部署,新目标昭示新未来。
  站在新起点——加快发展,奋力突破,竞相跨越
    跨越发展的热切,激荡在会场的每个角落。
    “会议制定了中国梦四川篇章的规划图、路线图,现在的关键是把这些变成我们的施工图和效果图。”分组讨论现场,乐山市市长张彤迫不及待地拿出了乐山国际旅游目的地规划,请大家提意见,“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等不得。”
    同样急切的还有“老大哥”——成都市。2012年,成都GDP总量突破8000亿元,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但是,我们和第一、第二位的城市差距还很大,人均差距更大。提升首位城市,成都必须领先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中走在中西部地区最前列,由副省级城市的‘第二方阵’向‘第一方阵’跨越、由全面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跨越”。
    “次级”也在谋划——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说,“发展不能等,要争;后进不能止,要越;次级不能让,要创。”遂宁市委书记杨洪波说,“力争走出丘陵地区率先全面小康的新路子”;内江市委书记曾万明说,“要围绕川渝合作桥头堡招商引资,全力以赴抓好民生改善,力争在川南城市群发展中走在前列”……
    发展,不仅是速度的追求,更是质量和效益的同步考量。
    “对资源的认识,过去有很大的理念和实践误区。”广元市委书记马华坦言,曾经无人问津的良好生态,正在成为当地发展低碳产业的优势。
    “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危机也是发展契机”……全会上的一系列新提法,让眉山市委书记李静兴奋不已,她坦言,下一步,眉山要抓住高水平建设天府新区新兴增长极、融入成都同城发展的机遇,通过观念创新和发展理念创新,实现率先次级突破。
    如何破解产业发展中“少而不多、多而不好、好而不大、大而不强”的尴尬?“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被与会者一再提及。绵阳市委书记罗强带来好消息,当地已围绕建设“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创新驱动示范区”,启动一揽子扶持计划,包括力争到2020年发展至少8000家中小科技型企业。
    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科技支撑。省科技厅厅长彭宇行说,未来将做好“三篇文章”:一是持续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二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三是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攻方向是结构调整升级。全会上,各市州的决策者们,几乎都拿出了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蓝图,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价值链的高端融入,成为不约而同的选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要靠发展”、“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这是四川在发展关键时刻的一次深刻内省,新行动昭示新出路。
  站在新起点——实干才能兴川,拼搏成就梦想
    蓝图绘就,关键在行动。
    “要强化工作执行力,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落实上,对确定的各项工作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全会上,省委书记提出严格要求。
    抓落实,就是要瞄准目标马上行动。
    “成都已就提质升位、转型升级列出了10大课题,确定由市领导牵头、用三个月左右时间、举全市之力、对标国际先进城市,开展专题调研……”成都市谋定贯彻全会精神的工作重点。“全会提出优化能源结构和能源布局,未来三年我省水电投产容量将近两个三峡。”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说。
    抓落实,就是要全省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各方一股劲。“突出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注意选拔经过实践锻炼、重大考验的优秀干部,充实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急需的干部,选配熟悉产业发展、城市规划、金融财政的干部”,全会这样定调。
    真干、实干、巧干、细干……从导向到行动,与会者不约而同地聚焦如何进一步激发人的创新创造活力。“力争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上千亿元。”在省铁路投资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云看来,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在人,要不断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鼓励优秀人才干事创业,着力解决创新创业动力不足的问题。
    抓落实,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为什么民间投资难?”绵阳市市长林书成坦言,难在政务服务环境。省交易中心主任底瑜认为,“要更加注重向社会提供公平、公开、公正、高效的社会环境,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
    抓落实,要让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
    “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新空气、喝上洁净水、吃上放心食品、享受优美环境”……全会传递出的清晰信号,让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谭书敏感慨“看到了中国梦落实到四川土地上,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全川人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