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8时2分,星期六。 一个宁静的周末,沉睡的天府之国突然从梦中惊醒:房屋剧烈晃动,门窗啪啪作响,书报、电器纷纷跌落…… “地震!”人们冲出屋外,灾难瞬间发生。 这场7.0级强烈地震,震中是距离成都150公里的雅安芦山。
快,党委快,政府快,人大快,生命第一
灾情十万火急!芦山县、天全县受灾严重,芦山县双石镇、太平镇、大川镇、清仁乡、龙门乡、宝盛乡亟待救援,宝兴县失去联系!灾难造成196人遇难,19个市州、119个县246万余人受灾,震中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 “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得知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当即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赶赴灾区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时间作出指示。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抗震救灾Ⅰ级响应。 强震袭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和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火速赶往雅安。抗震救灾指挥部在芦山县龙门乡成立,王东明任指挥长,省市县三级联动,抢险救援、医疗救助、道路抢通、物资保障、群众安置、新闻宣传、社会稳定各小组即刻运行。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医护人员等各方救援力量与灾难赛跑,抢救生命。 “大灾当前,各级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更要切实履行职责,带领人民群众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斗争。”灾难降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张东升迅即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人大实际,科学有序参与抗震救灾。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灾区人大代表发出慰问信,动员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机关坚持24小时应急值班,与灾区各级人大保持紧密联系。 灾区群众的安危冷暖深深牵动着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心:有没有药物治伤?有没有饭吃?有没有水喝?有没有地方住?帐篷、食品、药品、手电……地震当天下午,带着省人大常委会深情厚谊的第一批救援物资运送到灾区群众手中。 22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重要指示和重大部署,进一步安排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全体干部职工为地震遇难同胞深深默哀,不到半小时,就为灾区捐款110620元。 从20号到29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东升、彭渝、刘道平、曾省权、赵爱明、刘家强奔赴雅安、眉山灾区的芦山、宝兴、天全、荥经、洪雅、丹棱等地安置点和乡镇村指导抗震救灾,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
齐,党心齐,民心齐,人心齐,万众一心 时针记录着这一刻:24小时,48小时,72小时…… 数字定格着这一刻:“黄金72小时”内,人民子弟兵搜救治疗2800多人,协助安置转移2.4万多人;公安消防部队搜救被困人员165人,转移疏散6976人;卫生部门救治伤员15554人次。 “黄金72小时”过去,生命的奇迹还在延续。党中央发出指示,省委发出指示,“只要有一线希望,绝不放弃。”全国各地驰援灾区,捐款捐物,爱心接力。 “我没事我不哭。”地震中受伤的5岁女孩,用微笑照亮了灾区的天空;芦山县群众架起锅:“要让救灾人员吃上一口热饭。” 天全县失去家园的群众不惧困难:“只要有党,有国家,我们就有家。” 这中间,也闪耀着另一些动人的身影。 地震发生后,从雅安市到芦山县、天全县、荥经县、宝兴县,各级人大机关干部和人大代表积极行动,在党委的领导下带领群众抗震救灾。 通讯中断,道路阻塞,有着5万人的宝兴县灾情令人揪心。城外,抢通生命之路争分夺秒。城内,10多人遇难,数百人受伤,正待救援。地震当天上午10点,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岩飞受命徒步出城报信。一路上,道路塌方,飞石如雨,有四五公里路甚至没有了路基。他冒着生命危险不停赶路,下午3点半终于到了芦山县抗震救灾指挥部。 荥天路地处荥经县与天全县交界的龙门山断裂带,距震中龙门乡40公里,是通往芦山的必经之道,为了确保救援畅通,50名党员、人大代表、民兵应急分队全天坚守。 情况紧急,全国人大代表、雅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德明集结医务人员,一路奔赴急诊科,一路输送患者到安全地带,一路赶赴芦山现场急救,救治地震脑外伤伤员62人。 石棉县人大代表潘伯霞在地震突降后,快速组织附近10余户农户转移;荥经县严道镇人大代表程可带领第一支到达芦山的民兵预备役,挨家搜救被埋人员;省人大代表张克英及时向省人大反映天全县受灾情况,灾区群众很快得到救助……这些动人的身影,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人大代表”。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青海、宁夏、甘肃等人大纷纷向灾区送来慰问和捐款,成都、遂宁、巴中、南充、凉山等市、州、县、区、乡镇人大踊跃为灾区捐款。德阳地区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捐款捐物1400余万元,他们感恩汶川地震中得到的无私援助,也传递着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伟大精神:“一定要重建芦山灾区美丽家园。”
强,制度强,法律强,中国强,风雨无阻
“What is Sichuan famous for(四川最著名的是什么)?” “Panda(熊猫)。” 4月21日,芦山中学,灾区第一所“帐篷学校”正式开课。灾难的背景下,家园已在重建。 “救人第一”、“反应迅速”、“水准提升”……中国科学高效抗震救灾赢得国际赞誉,法新社、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今日美国报、日本朝日新闻纷纷报道。 芦山的背后是祖国,是坚定地行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祖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祖国,是腾空展翼正在实现“中国梦”的祖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中力量办大事”。面对灾难,党中央、国务院与灾区人民风雨同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下,资源集中调配,力量迅速集聚,有效应对巨灾。 汶川地震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国务院出台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一系列法律,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成功经验梳理升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的决定、加强农村村民住宅抗震设防管理的决定,修订了防震减灾条例,听取了省政府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报告,编织以人为本、人人参与、科学有序的法制网络。 芦山地震发生后,省人大常委会充分运用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职能,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法制支撑和制度保障,省人大各专委会、常委会办事工作机构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 ——及时督促发展改革、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加强价格监管,确保灾区物价稳定。 ——协调有关部门调整财政预算,全力保障抗震救灾资金需求。 ——督促有关部门加强资金、物资监管,通过组织调研和代表视察,确保救灾资金和物资发挥实效。 ——转入灾后重建阶段,围绕灾区企业重建、产业振兴、物流发展等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省委决策提供参考。 …… 再大的灾难也阻挡不住中国和四川前进的步伐。震后十八天,省委在成都召开“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王东明强调,要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历史性跨越”。省人大常委会迅速成立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全体干部动员大会。“中国梦”在人大展开,“积聚灾后重建和加快发展的法治正能量”。 “中国梦”,风雨无阻。